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请赏析“人自伤心水自流”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湖:即杭州西湖。②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⑴颔联中“排”“点”两词用得生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

              ⑵这首诗的尾联和《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感情两个方面很是相似,请作简要说明。

            • 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 4.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5.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                       的感情。

              (2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C.诗中“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尾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 6. 对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此两句以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十三年的遭遇令他无限失落与惆怅,也因此感到无限的悲伤.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 7.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 8.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己,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 9.


              佳洲中学九(1)班准备以“古诗中的菊花”为题,编辑一本古诗评注集。下面诗歌是其中的两首,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评注。
              (甲)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        
              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        
              不是春光外①菊花。      
              【注释】①外:见外。
              (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14、【评注】(每空1分,共4分)
              (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   ①          ”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
              (乙)诗精于描绘, “   ②          ”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
              (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   ③             ;
              (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     ④            。


            • 10.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