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2.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内②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④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⑤家见《书》⑥疏义⑦,因请寓宿⑧,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⑨。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内:怀,怀州。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过:过人之处。 ④更:更换。 ⑤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⑥《书》:也叫《尚书》,《书经》。⑦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⑧ 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⑨《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 3.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4.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 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莫敢谏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失之本也。
            • 5.

              下列语句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念/无与为乐者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6.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D.今/齐地方/千里
            • 7.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
              【乙】读书如同销①铜,聚铜入炉,大鞴②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③器,铜既销矣,随模④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注]①销:熔化。②鞴( b è i ):古代用皮制成的鼓风器。③铸:浇制。④随模:按照模型。
            • 8.

              骂鸭

              蒲松龄

              邑西①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②,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③。 某诡④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⑤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⑥。

              异史氏曰:“甚矣,攘⑦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 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西:县城的西面。②茸生:细毛丛生。③征:表露,表现。④诡:欺诈。⑤警:使人警醒。⑥良已:完全痊愈。⑦攘:窃取。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 9.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10.

              对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