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④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⑴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⑵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 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4) 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经 博士耶     为:成,当        
              B.当涉猎      但:然而,却

              C.蒙 始就学       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 3.

              下列各项朗读时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 4.

              【古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成列:指摆好阵势。既:尽,全部。 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陈:通“阵”,指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ò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又何 焉:            

              (2)神弗也:              

              (3)望其旗 :            

              (4)公伤,门官歼焉: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划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弘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 自渴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⑵,可列坐而庥⑶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

              ⑴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⑵箭:小竹。⑶庥(xiū):同“休”,休息。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桥其上                     
              B.其/长可十许步
              C.昌蒲/被之                    
              D.伐竹/取道
            • 6.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1) 翻译句子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 曹刿和苏轼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 7.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中与A句语气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 下列句中括号内的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5)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6)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 以军中多务(推托)
              B.权 吕蒙曰(对)
              C.  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
              D.孤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 8.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怒/而诸侯俱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C.居/天下之广居      
              D.子/未学礼乎
            • 9.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2) 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回答文后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 备(都)
              B.晓雾将 (停止)
              C.沉 竞跃(鱼)
              D.未复有能 其奇者。(参与,欣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