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品读书之乐

              醉书斋记

              郑日奎(清)

              于堂左洁①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②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③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④晨起,即科头⑤。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清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⑥见者,悉骇愕,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⑦时映帘窥余,得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洁:收拾  ②泊如:淡泊无欲望。  ③麈:zhǔ  ④甫:才,刚。  ⑤科头:不戴帽子,光着头。⑥瞷(jiàn):窥探。  ⑦内子:妻子。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属( ) 罔( )   逾( )间( )

              (2) 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4) 文中“‘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一句,表现了作者读书时专心致志,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         
              (5) 全文通篇极力渲染一个“醉”字,请你用两个双音节词解释这个“醉”字。 (6) 作者的“醉书”故事令人忍俊不禁,其人也迂态可掬,令人喜爱。文中直接表现作者“醉书” 狂态的句子是:  ______,从侧面描写作者“醉书”忘乎所以的句子是:  _____ (7) 文中作者可谓书“痴”,在所学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中,也有一位景“痴”,请写出他眼中的雪后西湖全景的句子: _______
            • 2.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 双 石高 竦 其 状 若 门 因 有 石 门 之目 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许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刘敬宣,每登陟焉。其水历涧,径龙泉精舍南。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                             ——郦道元《石门涧》 

              【注释】①“双石”是指远望对峙如门的天池山与铁船峰。  ②目:名称。③登陟:登上。

              (1)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⑴略无处(      )        ⑵沿阻绝(      ) 

              ⑶下散漫十步(       )    ⑷其水涧(      ) 

              (2) 选出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填字母)

                A.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春冬之时    上望之连天

              C.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D.飞漱其间    其水历涧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有 双 石 高 竦 其 状 若 门 因 有 石 门 之 目 焉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⑵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 

                                                                                                  



              (5) 【甲】文段写三峡“山”的特点是 ________  _____ 【乙】文突出了石门涧“山”的特点是                     
            • 3.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苔痕∕上阶绿D.可以调∕素琴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1)无案牍之 形(  )(2)谈笑有 鸿儒 (     )(3)如吾两人者 ( ) 

               (4)月色入(    )(5)水中藻荇交横(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        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         、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的      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
            • 4.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似与游\者相乐。

              C.相与步\于中庭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解释下面划线的文言字词

              A.潭中鱼百许头 (   )    B.其境过清 (   )

              C.无与为乐者(    )      D、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甲文中,作者起初是“心乐之”,心情非常愉快,为什么在结尾却说“不可久居”,矛盾吗,为什么?
              (5) 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
            • 5.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选自《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靠近城郭。②稔:庄稼成熟。③逮:及。④三公:泛指高官。⑤孥:儿女。⑥廪稍:公家给予的粮食。⑦沟中瘠:指饿死在沟壑中。瘠通“胔”,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方(   )   既而(   )    遗(   )   为(   )

              (2) 下列哪一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两句用法不同( )。

                A、亲而贫、疏而贤  B、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  C、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3) 请用两条“∕”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5) 这个故事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请写出两个) (6) 文末“是皆公之罪人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 积累链接:范仲淹曾经做西部边境的统帅,《渔家傲·秋思》便是写于此时的诗句。请默写出其中揭示戍边将士思家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
            • 6.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b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辋(wǎng)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nǎng)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注释】①华子岗: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处胜景。②辋水:即辋川,在蓝田南。③夜舂:晚上用臼杵捣谷(的声音)④曩:从前。⑤轻鲦:即白,鱼名。身体狭长,游动轻捷。⑥天机:天性。


              (1)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晓雾将(       )   ②四时俱备(        )

              清流也(       )   ④之不远(        )

              (2) 请用两个“/”给下列句子断句。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3)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 请分别在甲文和乙文中找一个表声音的四字词语,填写到下列句子的横线上。

              甲文中的“         ”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乙文中的“         ”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5) 乙文描写了两幅图景,一幅“山中冬夜图”,通过清月、水波、远火、犬吠等景物展现冷寂清幽的意境;一幅“             ”,通过山青、树绿、草润、鱼跃、鸥翔、雉鸣,体现了                 的意境,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生活情趣。  (6) 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 7.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8.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狠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之以归。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俗称“窝棚”。③顾:然而,可是。④豕:猪。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 9. 戴震难师

              ◆段玉裁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

              【注释】①是年:这里指1733年,这年戴震十岁。②盖:大概,表示推测。③就傅:跟随老师。④塾:私塾,指自家内设的学校。⑤即朱熹,宋代哲学家、教育家。


            • 10.
              【注】①韩傀:韩相国。②严仲子:名遂,濮阳人,字仲子,韩臣。③谢:谢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