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周公诫①子

              成王封②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③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④,守⑤之以恭⑥者,荣⑦;土地广大,守以俭⑧者,安;禄位尊盛⑨,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⑩,守之以愚B11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B12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B13欤!”

              【注释】 ①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②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③相:辅佐。④德行:道德品行。宽裕:宽大,宽容。⑤守:保持。⑥恭:肃敬,谦逊有礼。⑦荣:荣华显贵。⑧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⑨尊盛:位高势盛。⑩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B11愚:愚拙,不巧伪。B12由:奉行,遵从。B13慎:谨慎,慎重。

              (1)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 【甲】【乙】两文都是父亲告诫儿子的话,他们有什么异同点?


            • 2.
              云梦田
              [明]刘基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选自《郁离子》)【注释】①用事,旧指当权。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二处)
              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楚王安陵君 ______          
              ②请以云梦之田之耕以食 ______
              ③安陵君言于王而之 ______     
              ④景睢失而退 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
              (4)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题最接近? ______
              A.《唐雎不辱使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也》 D.《醉翁亭记》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4.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执竿入城》)

              【注释】 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2) 【甲】文中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简要概括【甲】【乙】两文给你的启示。


            • 5.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日啖刍豆①数升,饮泉一斛②,然非清洁则不受。介③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奋迅④,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刍豆:草和豆。指牛马的饲料。②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③介:披甲。④奋迅:鸟兽飞奔而有气势。⑤褫:脱去,解开。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 【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两文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 6.

              裴宽①尝为润州参军。时刺史韦诜为女择婿,未得。会休日登楼,见有所瘗②于后圃者。访其人,曰:“此裴参军也。义不以苞苴③污家。适有人饷④鹿脯,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之耳。”诜嗟异,遂妻以女。婚日,诜帏⑤其女,使观之:宽瘠而长,时衣碧,族人皆笑呼为“碧鹳”。诜曰:“爱其女,必以为贤公侯妻。可貌求人乎?”宽后历礼部尚书,有声。

                 李祐爵位既高,公卿多请婚其女,祐皆拒之。一日大会幕僚言将纳婿众谓必贵威名族及登宴寂然。酒半,祐引末座一将,谓曰:“知君未婚,敢以小女为托。”即席成礼。他日或请其故,祐曰:“每见衣冠之家,缔婚大族。其子弟习于淫奢,多不令终。我以韬钤⑥致位,自求其偶。何必仰高以博虚望?”闻者以为卓识。

                 [注释]①裴宽:河东闻喜人。以廉明清正、刚直不阿、执法如山而名垂青史。②瘗(yì):掩埋,埋葬。③苞苴(bāojū):指馈赠的礼物。④饷:赠送。⑤帏:帐子、幔幕。⑥韬钤:泛指兵书,惜指用兵谋略。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祐爵位既高,公卿多请婚其女,祐皆拒之。

            •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画线的字。

              (1)管夷吾举于 (        )    

              (2) 其心志(            )

              (3) 行 乱其所为 (        )    

              (4)困于心于虑(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相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客路青山外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悲守穷庐          顷刻两毙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 【乙】文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着重围绕哪一个字加以论述?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4) 【丙】文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

            • 9.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10.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①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②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陆游《入蜀记》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沿阻绝  溯:_______②王命急宣 或:_____________   

              ③ 虽乘御风  奔:_________④然十二峰者不可见  悉: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

              ②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 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描写春秋冬三季的景色,结尾引用渔歌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