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贤者能勿耳 ______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乎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指出这是每个人 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缺失的人不过是丧失他们的“本心”罢了。
              B.文中第 1 段所说的“有甚于生者”是指“不义”,“有甚于死者”是指“义”。
              C.本文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无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 面的,这样论证全面而有力,说服力强。
              D.文章使用大量的排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 2.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鼓琴           善:           

              (2)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2)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4分)

              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之。

              (3)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4)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 3.

              翻译下列句子。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也。

            • 4.
              【古文阅读】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桥可三里,路径亦,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作者袁宗道,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注释】①高梁桥:临近极乐寺,为北京西郊名胜。②绀(gàn):天青色。③张盖:张开的车盖。④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帽子。这里说挂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⑤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⑥情障:这里指心愿。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亘十里 ______
              ②极乐寺桥可三里 ______
              ③路径亦 ______
              ④大可七八围 ______
              (4)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6)作者在高粱桥看水,看堤,看 ______ ,看 ______ ,将风景写得具体生动、摇曳多姿。请联系第3节的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 5.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首:马的尸骨。②捐:丢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画线的词。

              (1)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_________________

              (3)买首五百金_________________

              (4)鸣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_

              (2) 

              【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义是:              。 

              (3)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

              (4) 

              将下面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翻译课文。

              问题二: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 7.

              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 9.

              《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1)高二黍许(    )            (2)其两膝相者( )

                (3)佛印绝弥勒(    )          (4)珠可历历数也(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雕栏相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段中哪些语句说明苏轼与黄鲁直的关系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过对选段中三个人物的比较,你觉得佛印与苏、黄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王叔远雕刻的核舟的技艺“灵怪”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甲】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③吠(fèi):狗叫。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诎右臂支船( ) ②尝余核舟一( )

              ③凿木人长寸许( ) ④予不能记  (            )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加横线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核舟记》) 不以木为之者(《活板》)

              B.佛印类弥勒  (《核舟记》)         哀转久(《三峡》)

              C.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

              D.持火炀之(《活板》) 瞬息可(《活板》)

              (4) 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______________”一词来概括。

              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 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