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     )    ②蒙以军中多务(       ) 

              治经(         )    ④鲁肃过寻阳(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___________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原句)

              (5)《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共1362年问的史事。司马光是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 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尔而与之 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我与 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作者以“鱼”比喻“正义”,以“熊掌”比喻“生命”,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
              B.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D.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 3.

              人有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

              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

              (1)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①卿言多 务         复南奔             
              (2) 翻译句子。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4)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 5.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入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故事:按旧例。 ②虏:敌人。 ③移文:发文书。 ④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⑤交缚:交叉缚扎。 ⑥热火:点火。 ⑦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 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断两处 )

              会 日 暮 令 军 士 各 交 缚 两 炬 三 头 热 火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彼竭我盈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之时(用原文填空)。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一是制造假象,迷惑敌人,扰乱军心,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 6.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 7.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 ②漎:流水声。 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 ⑨就:完成。 ⑩卒:同“猝”,突然。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大 石 出 潭 中

              (2)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

              ①水尤清冽                      ②乃记之而             

              ③被而之                      ④客九人饮于是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4) 【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 8.

              送东阳马生序(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3分)

              ⑴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⑵援疑理(     )⑶媵人持沃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4分)

              ⑴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9.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 10.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 。性至孝,父疽 ② 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 ③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④ 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疽 jū:毒疮。③瞀 mào 眩:眼花头 晕,迷糊。④挈:带领。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