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贤者能勿耳 ______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乎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指出这是每个人 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缺失的人不过是丧失他们的“本心”罢了。
              B.文中第 1 段所说的“有甚于生者”是指“不义”,“有甚于死者”是指“义”。
              C.本文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无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 面的,这样论证全面而有力,说服力强。
              D.文章使用大量的排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 2.

              【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客路青山外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悲守穷庐          顷刻两毙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 【乙】文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着重围绕哪一个字加以论述?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4) 【丙】文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

            • 3.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4.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 5.

              【甲】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乙】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 ⑤掉:摆动。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

              (1)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____。(2)一日书画 曝 _______。

              (3)遂反流逆上矣  溯_______ (4) 今乃掉尾而斗 乃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画线的词语。

              ⑴今齐 地方千里(         )           

              ⑵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⑶使烛邹主鸟而 之(         )      

              ⑷请之以其罪而杀之。(           )

              (2) 下列加画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时时而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

              B.臣知不如徐公美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皆以美徐公                  舜发畎亩之中

              D.使烛邹主鸟而亡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__,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_____________,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 7.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 8.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管挥锄与瓦石不(    )

              (2)华捉而去之    (    )

              (3)又 同席读书    (    )
              (4)有乘轩冕过门   (    )

              (2) 翻译下列句子。

              (1)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华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古人交友总讲求志同道合。请举一个你欣赏的名人谈谈你的交友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岳阳楼记》与《齐人有好猎者》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释①旷日:荒废时日)

              (1) 11.翻译下面句子。 

              (1)下上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甲】文第二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3.与范仲俺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一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日:“酂侯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本文有删节)  

              【注】①堰(yàn):拦河坝。② 酂 (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

              (1)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乃 率 工 徒 躬 治 木 石     

              (2) 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世传汉萧何所(         )         ②其属日(        )

              ③酂侯佐汉取天下(         )      ④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译文:                                                                                   

              ⑵ 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译文:                                                                       

              (4) 结合《治水必躬亲》选段,比较海瑞和许逖的形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相同点:                                                                                 

              不同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