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荫。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⑤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⑥而就罪

              ①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③州纲纪:州纪纲,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 ④群下:部下,属员。 ⑤实:事实,真相。⑥伏:同“服”。

            • 2.

              朝三暮四

              宋有狙(猕猴)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橡实),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橡实),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 3.

              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 4.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1)下列句中的“之”与“魏闻之,袭楚至邓”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怅恨久之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何陋之有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秦国想要攻打楚国,但楚国和齐国结盟亲善,秦国不敢侵犯,就采用离间计破坏两国的联盟,以便各个击破。
              B.张仪出尔反尔,失信于楚王,楚王很生气,决定发兵攻打秦国。
              C.齐国对楚国与之绝交很生气,当楚国有难时,他们也袖手旁观,因此楚国陷入困境之中。
              D.秦国打算割地和楚国议和,楚王认为张仪很聪明,不愿得地,希望得到张仪这个人才。
              (3)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惠王之 ______              
              ②乃令张仪去秦 ______
              ③大破楚于丹、淅 ______        
              ④复去张仪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②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归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 鉞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注释】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父娶后妻,生子,失爱 ______
              ②鉞贩盐 ______
              ③而己有饥 ______
              ④奉母终身 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
              ②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
              (3)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
              (4)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答谢中 ②晓雾将
              ③实是之仙 ④未复有能其奇者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征求不 ______
              欲清净 ______
              (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 8.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秦王 怫然: ______
              ②请广于君 广: ______
              ③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易: ______
              ④岂五百里哉 直: ______
              ⑤天下 缟素: ______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疏食饮水 ______   
              ②曲而枕之 ______   
              ③博学而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选文第一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 10.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 财 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富人病死 ______          
              ②治后事礼 ______
              ③孝基之 ______          
              ④不复有态 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久,其子丐于途 其虫旧曾有 (《以虫治虫》)
              B.遂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卷石底 (《小石潭记》)
              C.其子丐 苛政猛虎也 (《捕蛇者说》)
              D.况管库 颓然其间 (《醉翁亭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
              ②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张孝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