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C.明 奇巧人曰王叔远              为字共三十有四
              D.向所志,遂迷                    未果, 病终
            • 2.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楚庄王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对曰:“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吕氏春秋·楚庄王欲伐陈》

              【注】:①陈:国名。②洫(xù):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通“疲”,衰竭。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⑴肉食者           鄙(          )        ⑵小信未       孚(           )

              ⑶楚庄王伐陈    欲(          )        ⑷何              故(           )

              (2)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师伐我     楚庄王欲陈                        B.故逐    兴兵伐

              C.登轼而望之   夫陈,小国也,蓄积多      D.战,勇气也    陈,小国也

              (3) 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甲】文鲁国取胜和【乙】文陈国失败中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鲁庄公和楚庄王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耕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 。③洵:确实  ④浣:洗

                  

              下列加线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并怡 自乐     见四野禾苗油油

              B.屋 俨然       偶 骑步行

              C.盖江北 俗     有良田、美池、桑竹

              D.其中往来种     妇女亦耕田力
            • 4.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下面几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 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 进                          (2)中 力拉崩倒之声
              B.(1)臣 知不如徐公美                (2)此 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 徐公                       (2)骈死 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                 (2)吾欲 南海
            • 5.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石底以出(    )       

              ②潭中鱼百许头(     )

              ③日光下(     )        

              其境过清(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 6.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 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

              【注释】①舍:住屋。②市:市场。③贾人:商人。④炫卖:边喊边卖。⑤学宫:学校。⑥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⑦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 花   何陋 有      
              B.濯清涟 不妖      人不知 不愠
              C.香远 清        习其声      
              D.陶后鲜有         不能称前时之
            • 7.

              王司马

                新城王大司马①霁宇镇北边时,常使匠人铸一大杆刀,阔盈尺,重百钧②。每按边,辄使四人扛之。卤簿③所止,则置地上,故令北人捉之,力撼不可少动。司马阴以桐木依样为刀,宽狭大小无异,贴以银箔,时于马上舞动,诸部落望见,无不震悚。又于边外埋苇薄为界,横斜十余里,状若藩篱④,扬言曰:“此吾长城也。”北兵至,


              _

              悉拔而火之。司马又置之。既而三火,乃以炮石伏机其下,北兵焚薄,药石尽发,死伤甚众。既遁去,司马设薄如前。北兵遥望皆却走,以故帖服若神。后司马乞骸⑤归,塞上复警。召再起;司马时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辞⑥。上慰之曰:“但烦卿卧治耳。”于是司马复至边。每止处,辄卧幛中。北人闻司马至,皆不信,因假议和,将验真伪。启帘,见司马坦然而卧,皆望榻伏拜,挢⑦舌而退。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钧:一钧等于30斤。③卤簿:武将出行随从的仪仗队。④藩篱:用竹木编成的篱笆。⑤乞骸: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⑥陛辞:辞别皇帝。⑦挢(jiǎo):伸出。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使四人扛之 辄:________   (2)司马以桐木依样为刀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悉拔而之 火:_____________  (4)烦卿卧治耳 但: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宽狭大小无异,贴银箔               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又边外埋苇薄为界                   然侍卫之臣不懈

              C.北人闻司马至,皆不信,假议和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见司马坦然卧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既而三火,乃以炮石伏机其下。

                (2)启帘,见司马坦然而卧,皆望榻伏拜,挢舌而退。      

              (4) 王司马八十三岁的高龄仍到边疆为国分忧,作者只选择了三个典型细节,就将他的勇武刚毅,足智多谋展示了出来。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三件事。

            • 8.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沿阻绝(                  )(2) 王命急宣(        )

              (3)飞漱期间(             )   (4)属凄异(      )


              (2) 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9.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森:众多的样子。③壁:险峻的山崖。④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⑤唳:(鹤)啼叫。⑥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⑦办:具备。

              (1)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晓雾将 歇 (歇:消散)
              B.猿鸟 鸣(乱:纷乱)

              C.横柯 蔽     (上:在上面)                   
              D.山谷所 (资:资助)

            • 10.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江水又东,径(经过)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连宿两夜,即两三天),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渔者歌曰    黄牛如

              C.沿溯阻       哀转久
              D.猿鸣 声泪沾裳      人行,必有我师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