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甲文节选自《___》一书,它是北宋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⑴蒙以军中多务( ) ⑵即刮目相待( )

              担而立 ( ) ⑷但手熟 (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我酌油知之。      

              (4) 下列加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涉猎     微颔之    

              B.大兄何事之晚    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为大有所益  钱覆其口 

              D.但涉猎          世无双

              (5) 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_______”高度概括。

            • 2.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下列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 以军中多务              不 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               精 求精
              C.自青州入魏, 复南奔         根问底   
              D.涉猎经史, 有才干          品学
            • 3.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蒙辞 军中多务    钱覆之      
              B.肃遂拜蒙母,结友 别  有卖油翁释担
              C.愿为 鞍马        随行就
              D.微颔之        愿如此
            • 4.

              口技(节选)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部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__ ②群响绝_____


              (2) ①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文中划线的语句刻画了宾客_____的心理,是艺人摹声的精彩_____使宾客忘记了这只是一场表演,从而表现出艺人技艺的高超。


              (3) 在《口技》的开头部分,出现过一句和结尾几乎一样的句子“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不同处在于结尾增加了“一人”。请联系选文第①段内容分析:作者为何要在结尾处增加“一人”?


            • 5.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ǐ)砞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闲微草堂笔记》)

              (1)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尔辈不能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       
              B.十余岁(阅览)
              C.虽危症亦立愈( 即使)               
              D.终不反 ( 回头看)
            • 6.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对下面加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 下列加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山 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B.水皆 缥碧  缥碧:青白色。 
              C.急湍 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D.皆生 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
            • 7.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 境 /以为妙 绝 (《口技》)       
              B.芳草 美/ 陶后 有闻
              C.此人一一为 言所闻/岛 对所得诗句云云 (《推敲》)
              D.处处 之/寻向所    
            • 8.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①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②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③,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④吾远游翼、雍⑤,然未尝⑥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⑦之言!曩⑧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⑨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⑩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邑:巷子。②叟:老头。③第:房屋,宅子,家。④向:以前。⑤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⑥尝:曾经。⑦汝:你。⑧曩:以往,过去,从前。⑨绝:横渡。⑩尚:还。

              (1) 解释加横线的实词。

              (1)略无处 阙:_____________(2)属凄异 引:_______(3)二人对 酌:_____________  

              (2)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湍绿潭      可以调琴                 B.渔者歌曰    温而知新

              C.非亭午夜分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乙翁扶之   解衣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一处。

              吾 力 尚 可 无 需 相 扶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

              阅读《论语》选章,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 与“学而时习之”中“时”的用法一样的是( )
              (2) 选出加下划线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吾 三省吾身
              B.温故而知新
              C.  不习乎
              D.切问而

            • 10.

              阅读《伤仲永》和《孙权劝学》完成以下小题: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面加横线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3)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忽啼求 大兄何见事 晚乎  
              B.借旁近 之   蒙论议 
              C.蒙辞 军中多务  或 钱币乞之   
              D.蒙乃始 学    指物作诗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