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纪纲,兹累世,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加以主昏于上,民惧于下,取乱侮亡,正在今日。方欲释之而去,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帝大悦,赐缣一百匹。

              晋王广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赐彩五百匹。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事谘询,不致违于法度。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而罢之。其后,上谓韶曰:“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臣比衰暮,不宜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不宜者,是未用心耳。”韶对曰:“臣昔在昏朝,犹且用心。况逢明君圣朝,敢不力竭!但神衰精微,官事非驽马蹇驴所逮。”上劳而遣之。岁馀,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

              (节选自《隋书·列传·卷二十七》,有删改)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义 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兹累世

              A.世 京兆/不可久 (《小石潭记》)

              B.有识者 之/渔人甚 之(《桃花源记》)

              C.韶 奉使检行长城/ 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D.王 而罢之/长跪而 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 2.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 疾也/可 已大风            
              B.猿则百叫无绝/ 巘多生怪柏
              C.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D.乘奔御风/ 今 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3.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陆游筑书巢

                             (宋)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何陋之有/无丝竹 乱耳_______
              B.吾室 内/乃引客就观
              C.  当涉猎/ 微颔之
              D.出淤泥 不染/ 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 4.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尽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突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谈,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当余之 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

              B.①久而乃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

              C.①乃 葺小室     ②太守 而宾客从也

              D.①所造诣人莫 也   ②夫大国,难
            • 5.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6.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画线词的意义相同?( )( )
              A.蒙辞 军中多务          静以修身,俭 养德 (《诫子书》)
              B.当涉猎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
              C.蒙 始就学                 去后 至 (《陈太丘与友期行》)
              D.蒙 以军中多务     旦 爷娘去 (《木兰诗》)
              E.一狼径 (《狼》)       旦辞爷娘 (《木兰诗》)
            • 7.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年 九十    焉置土石
              B.杂 相许    欣 起行
              C.女子之嫁也,母命之,送往之门, 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
              D.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细柳     上自劳
            • 8.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中(zhòng)绳: 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ò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次。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輮使 然也(代词,这)           子之不知鱼 乐(助词,的)
              B.困然后能自强也(了解,知道)   则 明而行无过矣。(同“智”,聪明,智慧)
              C.曰:教学相长也。                木受绳则直
              D.伯乐不常有(表转折)         君子博学 日参省乎己(表强调,有递进的意思)
            • 9.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以上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名                      中期思想家、教育家。 
              (2)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A、非不深也(       )    B、而去之(       )   C、以天下之所(        )

              (3) 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道: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    B、去:委而去之。去国怀乡。

              C、至:比至陈。寡助之至。          D、之: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作者举什么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面各组加横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A亲戚畔    多助 至           
              B.固 不以山溪之险。出则无敌 外患者
              C.所识穷乏者得我 。呼尔而 之,行道之人弗受   
              D.非独贤者有 心也。故天将降大任于 人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