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乃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

              除 夜 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歌用“寒”“孤”两字营造出除夕夜怎样的意境?

              诗歌后两句手法独特,情感真挚,请作简要赏析。

            • 2.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3.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诗】
              三年为刺史(两首)
              【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注】①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这两首诗是他离任时所作。②甘棠:周文王之子召伯有政德,传说他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追思他,以‚甘棠‛来称颂官吏的政绩。③饮冰食蘖(niè):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
              【古文】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①;鱼藏于泉,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②.’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卿等宜思此语,用为鉴诫。‛
              (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末:树梢。②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意谓祸福不是注定的,全由人们招引自取。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岂有思人 ______  ②皆由贪饵也 ______  ③卿等思此语 ______
              (2)白居易从天竺山取走两片山石,离任时感到 ______ ,认为伤害了自己的“ ______ ”(填该诗中的两个字),没有做到如唐太宗所说的“ ______ ”(填上面古文中的三个字)。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鸟 栖 于 林 犹 恐 其 不 高 复 巢 于 木 末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______
              (5)唐太宗和近臣说理,用了 ______ 和 ______ 的手法,意在鉴诫近臣们不要“ ______ ”(填上面古文中的一个字)。
            • 4.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节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中力拉崩倒之声    
              ②不能其一处
              (2)翻译下面句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例:妇抚儿A.一狼其中     B.邑人之      C.其一坐于前      D.饮大泽
              (4)下节课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大家就自发地齐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反应的描写,用简短的语言描写一下这时同学们的反应。(30字左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