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此古语告诉我们要
              ①敢于怀疑,否定一切                       ②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③关注实际,突破成规陈说                 ④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 .“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民主选举模式。它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和委员。“公推直选”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但“公推直选”如何操作?程序如何设置?这一选举方式的评议、质询和考核等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确保真正把这种权利交给基层党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完善“公推直选"这一选举方式。(12分)
               
            • 3.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核电具有能量高、清洁、污染少、发电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越性。但今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面对地震和海啸的强力冲击发生核泄漏事故,暴露出安全设计缺陷、设备老化、抗震不达标、选址不科学、超期服役等方面的问题,给世界各国发展核电以多方面警示。在核电技术日益成熟、安全性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发展核电的脚步不会因福岛核泄漏事故而停止。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我们应如何辩证地看待人类对核能的利用。(9分)
              (2)包括核电技术在内的一切科技的发展均离不开人类的创新。有人据此认为,创新就是一味求新。请运用辩证否定观评析这一观点。(8分)
               
            • 4. 材料一:【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 有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材料二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
              (2)结合材料二,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
            • 5. 有人认为,矛盾双方的转化就是发展。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 6. 为进一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于2010年12月13日起开始征求民意。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上共收到意见建议2929件,信函和传真425件,其中94.2%提出建设性意见。结合民意的合理要求和提出的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后,北京的交通治堵措施于23日正式发布。
               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北京治堵尊重民意的行为。(12分)
            • 7.

              辨析:有人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人说“一把钥匙开千把锁”,二者相互矛盾。

            • 8. 每年年初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阅a 2009年初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专利获奖项目数量迭116项,占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总数的64.80%有人说: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创造出全新的事物。请你谈谈对此的认识。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3月9日,某市市委书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给该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影响不大。该市在2008年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现了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港口货物吞吐量、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等“四大突破”。

              该市要借助经济危机这个“弯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推进钢铁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引领该市大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经济形势好时.大家都跑得很快,落后地区、发展中地区想超过去不容易;遇到困难了,就得看过弯技术,有胆识、技术好的就有可能超过去。弯道超车,不能盲目求快,必须把准“科学发展”这个方向盘,搞清楚.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这些基本道理,否则迟早要“翻车”。

              他还表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更舒适,更幸福。因此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也非常注重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力争在大项目大发展的同时,青山绿水仍美,碧海蓝天更醉。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说明该市应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2)请运用历史准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更舒适,更幸福”的原因。

            •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