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 2.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是:
              A.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C.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D.把认识运用于实践
            • 3. 属于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 4. 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        B.向父母和老师学习
              C.勤于思考          D.参加社会实践 
            • 5. 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
              A.奥运圣火传递        B.春夏秋冬气温变化
              C.锯木生热          D.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6. 钓鱼岛自古是中国领土。2010年9月7日,一艘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碰撞,日方登船检查并扣留船员。2011年3月2日,日本航空自卫队雷达探测到中国两架军机在东海上空飞行,并一度接近钓鱼岛上空,日本紧急出动战机进行拦截。中日两国钓鱼岛争端与冲突由来已久,“钓鱼岛之争”实质上是主权之争。这说明:
              A.现象离不开本质,是本质的表现,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现象多变,本质不变;现象受主观支配,本质受客观支配
              D.现象通过本质表现出来,因此,本质离不开现象,现象可以离开本质
            •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位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人说:“我们现在是在打仗,市场经济是一场战争。虽然没有枪炮,表面上是吃饭、喝酒、握手,但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残酷的技术、人才、市场、资源方面的战争。”由此可见(  )
              A.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可以使人们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8.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由“制度外”进入“制度内”,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措施。这一认识上的变化说明了(  )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理性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非公有制经济在制度外起有益补充作用的认识是感性认识
              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 9. (10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以及各种安全事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科学应对,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5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上述道理的认识?(5分)
               
            • 10. 被《时代周刊》评为把人类带入21世纪的100位领袖人物之一的科学家陈章良说:“难道我们皓首穷经,对世间万物盘根究底,不是为了有一天能读懂生命的本质吗?难道人类向大自然发起一个又一个挑战,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更长久、更美丽吗?”据此回答24-25题:
              24.我们“对世间万物盘根究底”是为了能读懂生命的本质的说法,揭示了认识的(  )
              A.程度、水平    B.作用    C.目的    D.根本任务
              25.人类向大自然发起一个又一个挑战,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更长久、更美丽。这表明(  )
              A.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B.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挑战自然
              C.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D.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改造客观世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