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 2. 为了客观展现当前中国留学生群体现状,新东方前途出国发布《2015中国留学生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多数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尚无移民计划,对于毕业后的去向,有51%的学生表示会选择回国就业,39%的留学生会选择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国就业。调查还显示,未来的就业率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是留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就业因素,已经排到第二位。为什么留学人员近年来加速回流?究其原因,有桑梓情怀和矢志报国之心驱动因素,有经济发展向好吸引因素,也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制度优势提供的强大动力。归国发展,正成为无数留学人员的人生选择。
                     有人说:为归国人员创造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不仅要改善投资环境、科研环境、居住环境等,还应宽容他们的失败。请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说明“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一年多来,我国文艺发展凸显社会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迎来了一个形势大好的春天。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立足本土、扎根人民的文艺精品才能产生社会效应,实现社会效益,进而带动经济效益。一年多来,许多文艺院团进行文艺创作时,注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品牌打造出来后,它的回报会比一心搞经济效益还要好。
              材料二:近年来,某市某小学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首先,他们将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互联网收集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其次,他们建立“云教室”,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制成视频,放入“云教室”,形成“微课堂”。学生通过“微课堂”进行线上自学,在家里就可以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课堂则成为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的场所。对有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随着“云教室”的发展和完善,该校上课外补习班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部分网瘾学生的网瘾程度也大大减轻。
              有评价指出,该校的做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兼顾学生学习个性的缺陷,能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文艺发展中是怎样坚持对立统一观点的。
              (2)材料二中该校的经验引起广泛关注。有人在对该校进行调研后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水平决定教育水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实践观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请结合材料二,就倡导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写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每一条字数限15字以内。)
            • 4. 2016年9月1 5日,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一一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1 0月1 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 9日飞船与天宫二号顺利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5.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从而推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认识。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材料二: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相互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将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及其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研究,屠呦呦和团队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发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鼠疟、猴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屠呦呦带领团队深入探究原因,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日前屠呦呦表示,这个工作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
              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发现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 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有“八项规定”,后叉整治“四风”。从遏制“舌尖上的腐败”,治理“车轮上的腐败”,到惩治“月饼盒里的腐败”,再到严禁“贺卡上的腐败”。国家反腐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
              材料二:做好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只有沿着无限延伸的实践河流流淌,才能生生不息,奔腾向前。唯此,马克思主义才是可以用来切割现实硬物的“钻石”。
              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与理论自觉,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不断为自己开辟着新的理论境界。
              因此,我们要把“老祖宗”的话说对,要把“新话”说好,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的。
              (2)材料二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我们应当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 9. 2013年1月7日以来,一场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频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 10. 简述实践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