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年8月2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一方面,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现在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审慎”。这启示我们    (    )。
                 A.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2. 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C.有良好的愿望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D.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
            • 3.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例如,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逐步形成了“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从2011年9月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4. 2010年7月份以来全国范围的酷热让“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成为比天气更热的话题,而北京等地政府纷纷及时动作予以回应,体现出人性关怀已成为新的执政思维和社会共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来看说明政府的行为(    )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抓住了事物的重点和中心
              D.分清了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 5.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只有深入基层,新闻工作才有源头活水;只有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新闻工作者才能写出精品力作。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6. 2011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话题一: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打赢节能减排持久战和攻坚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分析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唯物论依据,并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打赢节能减排持久战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话题二:节能减排重在落实
              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安徽省省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秘书长詹夏来就贯彻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安徽省节能减排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节能减排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这关系到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全局,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推进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及“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
              (2)联系实际,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省委、省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12分)
            • 7.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例如,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逐步形成了“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从2011年9月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等。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 8. 寓言故事《西邻教子》中写道: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适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确立。
                  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总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找到一条新路,一条再创辉煌的路。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 10. 袁隆平带领团队根据土壤、超级稻研发进展和产量品质情况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亩突破900公斤的纪录,这说明
              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   
              ③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结合        ④实践与认识辩证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