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
              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
              表1     城市人口占人口比例
              年份
              1953
              1979
              1995
              2009
              比例(%)
              13.26
              18.9
              29.04
              46.6
                      
              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
              选举法制定或
              修改年份
              1953(制定)
              1979(修改)
              1995(修改)
              2010(修改)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
              人口数比例
              8:1
              8:1
              4:1
              1:1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它类推。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0分)
            • 2. 过去,种地的农民总是认为“庄稼一件宝,肥料多了好”。总是认为肥料多了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的需要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3.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联系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应怎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2分)
            • 4. 201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CPI)  同比涨6.2%,食品价格涨13.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7.3%。鉴于我国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国务院决定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这表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    )。
              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2011年8月2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一方面,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现在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审慎”。这启示我们    (    )。
                 A.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6. 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C.有良好的愿望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D.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
            • 7.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只有深入基层,新闻工作才有源头活水;只有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新闻工作者才能写出精品力作。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8.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例如,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逐步形成了“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从2011年9月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等。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 9. 袁隆平带领团队根据土壤、超级稻研发进展和产量品质情况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亩突破900公斤的纪录,这说明
              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   
              ③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结合        ④实践与认识辩证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