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0年人生之路,信念坚如磐石一生跟党走;60载艺术生涯,高唱主旋律堪称时代先锋。空政文工团编导室创作员阎肃是国家和军队德高望重、享有盛誉的艺术大家,是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非常熟悉、喜爱和敬佩的艺术大家,是一位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精品力作的艺术大家。30岁时,他以火一样的激情,创作出至今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让许许多多人在激昂优美的旋律中,走近空军、热爱空军、投身空军;60多岁时,他以山一样的大爱,创作出经典歌曲《长城长》,那深情的旋律激荡起成千上万的赤子情怀……

              60多年来,阎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向,立足于实践,扎根于人民,一部又一部红色剧作在阎肃笔下喷薄而出。剧中所咏唱的,都是像江姐那样“一片丹心向阳开”的红色英魂。这是属于中国的红色记忆,这是时代永恒的主题。把这最珍贵的精神宝藏化作最优美的华章,就是阎肃人生的主旋律。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说明阎肃红色的艺术人生。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红色文化为什么是时代永恒的主题。

              (3)假如你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就奏响文化主旋律向文艺界提出两条合理化倡议。

            • 2.

              2016年8月19日至21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

                 (1)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为什么说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请你就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 3.

              古语云,大道至简,“简单生活”不简单。

                 材料一“买买买”伴随着的是“扔扔扔”。每年国人扔掉的旧衣服有2600万吨,绝大多数是按普通垃圾处理,填埋或焚烧了事,极少部分是捐到贫困地区,但消毒运输成本高,衣服也并不一定适用。某校学生以“旧衣物的二次利用”为探究课题,提出了以下方案,准备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

                 为提交该方案,同学们确定了如下行动步骤: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说明第一步和第三步的合理性,并帮助他们提炼出该“旧衣物二次利用”方案的亮点。


                 材料二  践行“简单生活”,最基本的进入方式是对物欲做减法,但做减法比人们想象中要难很多。“对于一个人来讲,当你不得不留下或者放弃一些物品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的存在和需求的再次评估”,人们批判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同时又忍不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消费更多的物品。

                 (2)有哲人说 “对占有欲的偏执,使人无法自由自在,堂堂正正地生活。”请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不被物欲所困? 



                 (3)请你也为旧衣物的二次利用设计两个不同的方案。(每个方案字数不超过25个字)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曾几何时,学会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吃饭的门路。几千年来,祖先给我们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手艺。而随着时代发展,许多老手艺已经渐渐消失了,只留在记忆里。

              记忆中,爆米花是道流淌的风景线。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旧式葫芦形的铸铁炒锅中间粗两头小,一头还连着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那个年代,爆米花很受欢迎,每当师傅来家门口做爆米花,一大群小孩都会前呼后拥地跟着。“嘭”的一声巨响,随之飘来的是淡淡的麦香味儿、米香味儿和蚕豆香,于是不由得加紧脚步,也去凑个热闹。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爆米花,已经被高压锅炒的新型米花所代替,传统爆米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那个清贫而节俭的年代,手艺人就是手变万化的魔术师,给了孩童和生活无数的欢乐。然而随着物质的繁荣,在“传统”和“现代”的竞争中,老手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许它们成了现代文明的弃儿,但却屡屡敲打我们的内心.老手艺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情感,甚至宗族间深厚而绵密的传承。虽然人们自身也在古老与现代的文明撞击中作着无奈的选择,但是那些手艺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解读“也许它们(老手艺)成了现代文明的弃儿”。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依然眷恋和守望那些老手艺



              (3)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就如何保护老手艺提两条建议。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因此,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

              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结合材料,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分析“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班级召开“我为中国女排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中国女排列出发言提纲。(100个字左右)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2月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京津冀区域尤为严重。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环保部推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最严新政”,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地应对雾霾天气。

              材料二 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论述)

               (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两条方法论建议。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材料一 江南福地常熟,孝爱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常熟将古代孝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常德盛、江苏省道德模范钱月宝、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薛馥华等一批道德标兵。百万新老常熟人延续、传承的孝道,历久弥坚。

              材料二 在常熟,孝爱文化已不限于某一特定群体。通过开展全民参与的“学孝星·选孝星·当孝星”活动,一个个孝星典型被挖掘、选树和宣传。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承孝爱文化为什么强调全民参与。

              材料二 十八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以“我们是‘9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自我】

              对于“9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青春誓言】

              在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上,l8岁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在老师、家长、知名校友和各级领导的祝福下,向青春致礼,立下神圣誓言:“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今天开始,我以诚心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铮铮誓言蕴含了我们青年学子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更是我们“90后”学子的行动指南!


              (2)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并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90后”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至少写出两条行动措施,并分析哲学依据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岁月可以随时光流逝让人们淡忘曾经走过的痕迹,然而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重要人物。

              在某知名网站推出的“感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大众评选中,忧国忧民的屈原、忘却荣辱书写历史的司马迁、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苏武等历史人物榜上有名。他们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时代在变,感动不变。2017年2月8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播出,火海救人英雄王锋、耶鲁村官秦玥飞、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大国工匠李万君、好医生梁益建等道德模范人物入选。他们用奉献诠释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用理想和信念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不同时代感动中华民族人物“感动不变”的认识。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社会价值。

              (3)请你为“感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评选活动再推选两位历史人物,并附上简短推荐理由。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春节,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宗旨,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激荡起无数国人内心的波澜。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此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节目带给人们的除了娱乐鉴赏之外,更多的是在思想和文化内涵方面的思考。老百姓之所以特别喜爱这档节目,是因为它没了往常靠明星脸吸人眼球的矫揉造作的表演,是地道的普通老百姓来唱主角。

              《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承续优秀传统文化要滋养更要底气。这不只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工程,更是一个“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的社会,发自内心的渴求与呼唤,是随着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生于物质不再匮乏年代的90后和00后渐渐成长之后的必然向往。

              (1)《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承续优秀传统文化。

              (3)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任取两个关键词,通过微信朋友圈发两条“唤醒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争做好公民”的倡议。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10日至11日,由陕西省文化厅出品,陕西省渭南市秦腔剧团创排,渭南市澄城县剧团、户县群星剧团等基层院团联合打造的大型秦腔现代戏《家园》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拉开了该剧全国巡演的序幕。

              《家园》以反映“精准扶贫”为主题,以2010年发生在陕西紫阳的真实事件为素材,讲述了特大泥石流吞噬了一座村庄后,陕西启动避灾移民工程,干部带领村民重建家园的感人故事。该剧采用管乐与民乐结合配乐的方式,并搭配现代舞台效果,给观众们献上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秦腔艺术盛宴。在创排过程中,剧组人员实地采风、寻访灾民、了解救灾过程,努力使舞台表演还原生活本真,述说心灵家园的重建过程,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该剧创作于2012年,经过几轮修改,被作为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剧目,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该剧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浸润力,是一台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时代之作、《家园》的成功,表明了“主旋律”的戏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之华彩绽放出动人心魄、振人眉宇、爽人胸怀的艺术魅力。《家园》观照天下安危、揭示潮流,艺术地、美学地鼓舞人、打动人、引领人、滋养人,成功高扬起作为时代故事、时代精神、历史记录支点的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家园》获得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

              (3)2017年春节之后,《家园》还将赴上海、广东、福建、黑龙江、云南等地巡演,请你拟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