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在高速的发展,铁路运输也在高速的发展,高铁运输更是在2016年春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铁的出现对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都产生了冲击,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旅客不选择高铁,主要原因在于票价高、排队买票时间长等。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规律作用的知识,分析高铁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我国将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推进电力、天然气、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材料一    截至目前,我国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形成,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还需深化。对此,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材料二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11次会议,审议通过65份文件,其中11份文件涉及到民生改革,包含了医疗、教育、环保、户籍管理等多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创新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 3.     材料一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得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当市场价格处于均衡点是(如图中E点),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
                  材料二   粮食产业是弱势产业,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假设目前国家在P1点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由国家指定企业入市收购,差价由政府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但这一政策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容易导致农民盲目种植;同时,近年来国内粮价高于进口粮价,指定企业不愿入市收购,国家收储压力急剧增加。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4中P1点的市场供求状况,并指出国家在这一状况时可能采取的政策并说明经济学依据。
              (2)请分析我国对粮食生产采取最低收购价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北京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客流量的激增,人满为患、运营亏损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使“2元人一坐”的超级廉价地下公交时代不得不画上历史句号。2014年10月28日,北京公交价格调整听证会通过了以“普遍上调、适当加大投入、调整公交补贴方向”为主导思想的地铁票价上调方案。对此,受访市民普遍表示能够理解,但又疑虑重重,难以接受。
                  材料二: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表示,突然将实行了7年得“2元通”票价大幅上调,容易突破公众的心理底线,引发不满情绪。面对市民的疑虑和不满,地铁票价不应该“一涨了之”,政府必须有效履行“加大公交投入”的承诺,有效调整公交补贴的方向,有效改善地面公交系统为地铁分流。并建议政府尽快制定常态化公式,综合考虑运营成本、CPI、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上调地铁票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政府如何正确进行决策,才能消除地铁票价上调后市民的疑虑。
              (3)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指出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符合的方法论原则。
            • 5. “医院的药价太贵了!”近日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经历:嗓子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开了两种中成药,各2盒,在医院药房花了130元。两天后,他在家附近药店一打听,同样的四盒药才80块。
                  看病贵,触及到一个显性的医疗话题:药价虚高!“药价虚高”已成为近年来药品市场中的一个突出问题,“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在广西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一语惊人。
                  合理的药价与老百姓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政府不能完全不管,也不能过度控制,在药品定价问题上,2014年国家发改委推出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取消了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开放了非处方药与非医保药价的价格市场。有专家指出解决虚高药价问题,必须打破固有利益链,触及根本问题;要破除以药补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抑制虚高的药价也要多方协调,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不再为“看病贵、看病难”所累,也才能使医院、医生、药企还原其健康的形态。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药价虚高问题,让药品价格回归理性?
              (2)如果A药品是国家拟放开价格的品种,如图是A药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请在图上用字母P0标出该药品的均衡价格(指药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用虚线画出作图的过程),并回答放开药品价格为什么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药价?
              (3)药品价格改革涉及众多利益群体,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怎样决策才能寻求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平衡点?
            • 6. 材料一 随着北京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客流量的激增,人满为患、运营亏损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使“2元任意坐”的超级廉价地下公交时代不得不划上历史句号。2014年10月28日,北京公交价格调整听证会通过了以“普遍上调、适当加大投入、调整公史补贴方向”为主导思想的地铁票价上调方案、,对此,受访市民普遍表示能够理解,但又疑虑重重,难以接受。
              材料二 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表示,突然将实行了7年的“2元通”票价大幅上调,容易突破公众的心理底线,引发不满情绪。面对市民的疑虑和不满,地铁票价不应该“一涨了之”,政府必须有效履行“加大公交投入”的承诺,有效调整套交补贴的方向,有效改善地面公交系统为地铁分流。并建议政府尽快制定常态化公式,综合考虑运营成本、CPI、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台材料一,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上调地铁票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如何正确进行决策,才能消除地铁票价上调后市民的疑虑。
              (3)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指出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符合的方法论原则。
            • 7.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的。
                     乙农民: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一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2)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
            • 8. 俗话说,一分钱买到一分货,但在实际上,往往出现一分钱不一分货的现象,即: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或者买到多于一分钱的货。
              请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别说明“一分钱买一分货”和“一分钱不一分货”的合理性。
            • 9. 【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我们已经很少看见人们排队购物的情景了。有人将其归功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上涨消除排队购物现象的。”
              试运用经济学常识分析这一看法的合理性。
            • 10. 从2008年底开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房价一路飙升,高涨的房价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八条”、新“国八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重拳政策,同时部分城市也出台了针对性的调控房价地方细则。2011年2月以来,北京、上海等高房价重灾区房价出现松动,开始打折优惠销售,这种趋势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似乎预示着在调控重压下,楼价下降通道或已形成。
              (1)为了控制房价上涨,国务院调控楼市重拳频出,其中调控目标之一就是严厉打击投机投资性购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评析国务院重拳调控投机性购房。
              (2)针对房价不断上涨,高一(1)班围绕“如何看待房价上涨”展开综合探究,一部分同学认为房价上涨是正常的,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不正常的。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