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十一五”时期和2011年有关信息对照表
              注:表中“十一五”期间的数据是指2006年到2010年这五年的平均增长率。
              材料二  近几年,我国连续打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组合拳。这些举措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通过实施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实现城乡全覆盖;稳定物价,并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对家电消费进行补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打击市场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各种举措多管齐下,相互配合协调,居民消费需求日渐升温。
              (1)请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措施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8分)
            • 2. (2012·浙江五校联考)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提升虽有进步,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2012年3月5日,温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

              材料二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低于8%,这是八年来第一次。对此,温总理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7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眸“十一五”,某市的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成为该市市委、市政府“十二五”期间实施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
              图表2: “十一五”期间某市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幅情况。

                                           图表2
              请你描述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依据图表信息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建言献策。(11分)
            • 4.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二: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是消费观?
            • 5.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
              材料二    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消费 
              47.5%
              资本形成总额
              53.2%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0.7%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是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材料三

              (1)请你针对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说明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分)
              (2)结合材料三中的有关信息,请你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提出三点建议。(6分)
            • 6. 材料一 2010年6月18日以来,我国大蒜价格又现涨势。截至7月4日,全国大蒜价格累计涨幅已超过7%。
              材料
              经济生活道理
              示例 大蒜只是调味品,需求量可多可少,价格贵了,很多市民都选择少量购买
              价格影响需求
              民众普遍认为大蒜能够杀菌、提高身体免疫力,甚至能够避免感染甲流,这对大蒜价格的上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蒜价格上涨后,以大蒜为原料的产品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看到今年大蒜价格喜人,很多蒜农已经打算明年扩大大蒜的种植面积

              材料二 2010年的暑期到了,各类培训班处于火热报名中,健身热潮更是席卷活泼好动的孩子们。运动健身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跆拳道、瑜珈等各种体育场馆和体育活动都很红火。然而较高的场馆会员费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1)表中材料反映了2010年大蒜价格变动的多方面经济关系,请概括各材料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3分)
               (2)运动健身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说明了什么?请你谈谈较高的场馆会员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经济生活依据。(7分)
            • 7.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全会的精神,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要求,其中要求之一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1)请依据《时事》回答:根据《决定》精神,国家应怎样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4分)
              材料二:为了贯彻和响应《决定》精神,某市提出以文化立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采取了各项措施。具体是:一、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二、稳定物价,抑制文化产品价格过快上涨;三、引导市民树立积极而理性的消费观念;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
              (2)结合材料,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某市实施各项举措的依据(8分)
              材料三: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软实力仍然偏弱。与GDP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经济成就相比,中国的文化事业没有充分发挥育民作用,整个社会道德滑坡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2011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重振国民精神,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3)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部署“文化兴国”战略的哲学依据。(8分)
              材料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清晰标定了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中的历史方位,深刻凸显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价值。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定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华。
              (4)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8分)
            • 8. (12分)2009年是新中国改革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三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表一 1980年~2009年某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1980年
              2009年
              年增长
              城镇人均收入
              370.64
              9 146.76
              8.5%
              农村人均收入
              143.69
              2 831.42
              7.9%
               
              表二 2009年某地城乡每百户家电拥有量比较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城镇居民
              148
              82
              104
              农村居民
              30.2
              11.6
              23.7
                注: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情况来看,我国大约57%,而发达国家大约占92%。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上述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5分)
               (2)结合实际,你认为引起农村居民家电拥有数量不及城市居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8分)
               
            • 9.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二: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11月份家庭收入
              11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11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800元
              600元
              150元
              60元
              100元
              300元
              220元
              600元
              230元
              材料三: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12分)
              2)结合材料二,如果就该同学的消费情况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8分)
               
               
            • 10.

               材料1:近年来,我国小汽车的价格每年以约15%的趋势下降, “降价潮”席卷全国车市.降价风潮不局限于中低档轿车,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卷进了“价格大战”,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在其中也得到不少实惠,我国居民的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

              材料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汽车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回答以下问题:

              (1) 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价格下降的原因?(4分)

               

               

               

               

               

               

               

               

               

              (2) 结合材料2,分析说明“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