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②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财税体制改革扮演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色。2016年,我国将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从唯物史观来看,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因为(  )
              ①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②生产关系的变革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2014年3月1日,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后,首次出资“零首付”使“一元钱办公司”成为可能。这表明(  )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C.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D.改革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6. (2016秋•双流县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2015年我国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  
              注: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
              材料二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通过让居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等方式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确保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18%以上,努力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定型的、成熟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真正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实现“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上述目标。
            • 7. 邓小平说:“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下列正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反腐工作持续开展推动了服务、廉洁政府的建设
              B.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高
              D.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保障了各项国家职能的履行
            • 8.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①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表明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
              ④“双创”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 根据下图,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合理判断(     )
              A.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有下降
              B.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趋缓
              C.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
              D.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 10.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