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超过8万亿,到2030年要达到16万亿。大健康产业被视为未来全球最大的新型产业,巨大的大健康市场需求洼地已经形成。今后,包括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养老等在内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必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材料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大健康产业对人民群众的意义。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推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何要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 2.

              阅读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某地六个原来在外打工的“90后”男青年回乡创业。他们以每亩土地950元/年的费用流转村民土地的经营权,种植非洲菊。每逢节庆和结婚季,花卉的需求量很大,销路很好。后来他们成立了村民集体所有的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扩大了花卉种植规模,提升了品质,形成了品牌效应。在繁忙季节村民帮助合作社除草、采花,每人一天收入100元。现在,他们计划将整个村打造成一片花海,带动乡村观光旅游。他们在家乡土地上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花样年华”!

               (1)材料中村民的两种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所得?

                


               (2)结合材料,谈谈“90后”男青年的创业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开始启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的探索。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材料:我国南方某镇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0公顷,农民收入低,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2013年以来,该地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有序、规范流转土地。通过“土地入股+租赁”方式,引进多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使分散的土地集中经营,解决了地块分散和撂荒的问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均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该镇共流转土地14780亩,占该镇田土总面积的45.5%.发展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上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国家级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纷纷涌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对该镇经济发展的意义。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发布的《工商总局等五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舍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确保“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如期实施。“五证合一”即由原来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改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一照一码”就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将办理时限由8天缩短至3天以内。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对政府提出了哪些要求。

            • 5.

              材料一 步入职场以后频繁地更换工作的现象被称为“闪辞”。调查显示,“闪辞一族”以新生代农民工与90后大学生为主,他们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主要有工资低、氛围差、没前途等。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轻松自由、待遇好、受人尊敬的工作。

              材料二 近年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与措施,推动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让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过有尊严的生活。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仅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与劳动者共同努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企业与劳动者的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和90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闪辞”现象。

              (2)根据材料二,分析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让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企业和劳动者应该怎么做。

            • 6. 材料: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不少重化工产品的需求规模已经达到了峰值或进入峰值区间。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等产能过剩行业都面临严峻形势,产能过剩行业也是亏损最为严重和环境污染较重的行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经济步入新常态后,这个问题越发成为转型升级的羁绊。
              在这一轮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要落实财税支持,通过社会政策兜底,在遵循市场配置资源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好保障职工安置,化解失业风险,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相配合。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三地的党政领导机关也都提出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这一战略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

                 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来,取得了不俗成绩。北京累计退出1341家高耗能高耗水的一般制造业,350家中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调整疏解,28万户商户迁往天津、河北,给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三大电信运营商取消京津冀区域内手机长途通话费和漫游通话费;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已覆盖区域内全部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河北356条公交线路已与京津实现互联互通;北京50多家医院与津冀15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又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

                 材料二 医疗成为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先行者”。2015年9月,京津冀分别成立卫生计生协同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三地卫生计生委签订《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为推进《协议》落实,三地联合强化区域卫生资源优化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通过医疗合作项目提升了北京周边节点城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缓解群众治病就医难;探索建立区域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研究形成三地检验、影像等互认项目和质控标准等,降低病患者的就医负担:在疾病防控、采供血、卫生应急等领域探索建立信息协同共享协作机制,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促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共建共享的?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人机围棋大战到元人驾驶汽车,从智能检索、智能游戏到智能机器人……人类大步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材料一 2017年两会,“人工智能”成为一个热点,不仅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不少代表委员认为,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在世界人工智能竞赛中,中国没有缺席,处于领跑地位。但在技术转化、人才储备等方面,中国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国家最高顶层设计的视野。

                 材料二 人工智能作为产业“风口”毋庸置疑。《科学》杂志预测,到2045年,全球平均会有一半劳动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可能达到77%。业内普遍认为,作为接棒互联网的下一个产业发展浪潮,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将“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影响,并就劳动者如何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迅速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关注。

              材料一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激励导向的分配政策,不断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意见》着力完善推动形成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在收入分配上的自主权,发挥科研资金、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对科技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等。

              材料二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我国目前面临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忧、保护不严、侵权多发及国际交流不畅等诸多问题,影响知识创新的热情,函待研究解决。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新形势下政府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 10.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