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下列措施中能直接产生这一效果是(  )
              ①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②协调好进口与出口的比例关系
              ③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④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目标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实施精准扶贫,是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2015年,我国将继续实施扶贫小额信贷、职业教育培训等十项精准扶贫工程。其中,为更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职业培训工程将至少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采取这一举措是因为(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者提高学历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③促进就业是国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体现            ④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2)从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4. 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
              材料二   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人数(万人)631660680699727
              就业率(%)89.690.290.991.4
              材料三  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出近期国民经济状况。
              (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阐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
            • 5. 2013年广东采取一揽子扩大就业政策措施,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你认为这种影响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获得工资收入
              ②刺激居民消费
              ③拉动经济发展
              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 6.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这必然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重大影响,你认为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获得工资收入   ②刺激居民消费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 7. 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在之重。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由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
              (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依据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小一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海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2)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解读材料二和如图,并提出政府解决其中所反映问题的基本思路。
              材料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
            • 8.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为什么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2)劳动者就业、创业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 9.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表格  不同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
              2008年2009年增幅
              东部地区1352元1422元5.5%
              中部地区1275元1350元5.9%
              西部地区1273元1378元8.2%

                  材料三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指出表4图中的经济信息。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