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2011年7月4日,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从中小企业中划分出微型企业类别,将微型工业企业界定为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并对微型企业的扶持更加倾斜。广东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向这部分企业倾斜,鼓励一些比较好的个体工商户转登为企业,以使其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材料二  2011年1-6月,广东省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该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私营企业户数达100.92万户,新增10.03万户,个体工商户338.87万户,新增29.1万户;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86.59亿元,同比增长17.9%;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完成投资2639.92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7.8%;私营企业出口总额为620.1亿美元,较同期增长42.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7个百分点。
              (1)结合材料一说明,微型企业属于什么所有制企业?发展这种所有制企业有什么意义?
              (2)有的同学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结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靠政府政策的优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
               
            • 2. 对企业破产制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B.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C.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D.有利于企业逃避债务
            • 3. 奇瑞汽车与江淮汽车的整合重组工作正在进行。这两家同处安徽境内的汽车企业都有很强的实力,如果合并,则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材料体现的是一种    
               A.企业兼并现象       B.企业破产现象  C.企业联合现象     D.企业改型现象
            • 4. 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其原因可能是(    )
              ①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       
              ②甲企业的商品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
              ③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④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受“成本关”、“用工关”、“融资关”、“税负关”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盈利空间逐步缩小,经营压力逐步加大。2011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租金等多项成本大幅上涨,“成本关”使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遭到压缩,处于亏损边缘;一些企业反映很难找到熟练掌握生产技术的蓝领工人,面临“用工关”;银行信贷增长有所放缓,社会流动性偏紧,企业面临“融资关”;一些企业反映,地方税负偏重,“税负关”使企业难堪重负。对此有人认为:只要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行了,对于小微型企业让它们自生自灭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评“只要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行了,对于小微型企业让它们自生自灭吧”的观点。(8分)
               
               
              材料二: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2)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在调查中看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 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 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 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招不到工人的原因。并说明“用工荒”的出现会带来什么经济影响?(8分)
               
               
              材料三:2011年某市部分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百分比情况比较﹝单位%﹞
              产业
              资本投入所占比重
              收入所占比重
              占总能耗比重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金属加工业
              16.2
              16.9
              47
              9.1
              轻纺加工业
              20.4
              22.7
              18.2
              17.1
              农业
              11
              9.6
              8.3
              7.3
              文化产业
              6
              16.3
              3
              19.6
              注:2011年全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 ,并且近五年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011年美国的文化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
              (3)结合材料三,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正确性。(8分)如果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企业的转型?(6分)
               
               
            • 6. 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对某一类产品的消费增加幅度一般低于收入增加幅度,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对此,企业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②规范行业竞争行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③逐步淘汰主营业务,实施市场多元战略  ④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开发新兴潜在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7.
              【题文】(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到一些大学生的就业经历和切身体会。

              运用你所学的哲学知识,谈谈他们的切身体会你对有什么启示?(12分)
              材料二:受到世界经济降温,企业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出现利润下滑,许多企业纷纷降薪裁员,将此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表声明,言称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坚决不裁员、不减薪。
              你怎样认识上述企业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6分)
            • 8. 【题文】中国农业银行于 2010年 7月15日和16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上市,中国金融改革开始新的一页。假如你购买了农业银行的股票,你对该公司所拥有的权利是
              A.使用权
              B.所有权
              C.经营权
              D.债权
            • 9.
              【题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201O年8月2日,吉利收购沃尔沃大功告成,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豪华汽车企业和品牌第一宗,也是中国踏上汽车强国之路的重要一步。
              有人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案例说明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就取决于有自主创新能力。请谈谈你的认识。(7分)
            • 10.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积极谋划在国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B.筹集更多发展资金  
              C.获得更多额外收益  
              D.扩大海外投资渠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