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财富这块蛋糕必须“一要做大,二要分好”,要把“蛋糕”做大,这是因为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只有蛋糕做大,人民才能富裕
              C.消费对生产有消费作用D.生产发展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 2.
              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这就是福利经济学著名的“卡尔多改进”准则。下列符合该准则的选项是
              ①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②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③增加对失业者的专项创业贷款      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 3.
              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公平的选项是
              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 4.
              图1显示的是“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这种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结构比“倒金字塔型”(图2)稳定得多。据此回答24~25题。

              小题1: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下列可供选择的对策是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坚持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发展经济,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小题2:针对上图,有人则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这种观点
              A.错误,其实质是主张平均主义
              B.错误,其实质是只讲效率不讲公平
              C.正确,因为国家强调要更加强调公平
              D.正确,它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
            • 5.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是(    )
              A.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B.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C.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D.公有制经济中,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 6.
              (26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材料二: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15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材料二中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11分)
            • 7.
              图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注:2008年底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威胁全球经济发展。
              材料一: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由“强国”向“富民”转变。
              (1)简述上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2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阐述如何实现由“强国”向“富民”转变。(6分)
            • 8.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下列对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②财政收入比财政支出重要
              ③合理使用财政支出,有利于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④二者应保持收支平衡,才能使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 9.
              2011年3月1日起,山东省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各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1100元、950元、800元三类,平均增幅26%。这有利于
              ①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②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③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④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 10.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2012 年3 月14 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时,以实事求是的坦诚态度,既说明了政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做的“大量不可磨灭的工作”,也直面社会上依然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思考继续推进社会公平的方略。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继续推进社会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