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有关知识,谈谈实现“富民”的措施。

            • 2.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表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投资率/%

              42.9

              44.8

              46.9

              5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02亿元)

              材料二 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实

              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

              的比重/%

              2012

              11.8

              7.7

              5.0

              38.1

              2013

              11.6

              8.2

              5.9

              36.8

              2014

              13.4

              10.4

              8.3

              35.4

              2015

              15.2

              10.1

              7.3

              33.8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总体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过多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特别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阐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准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请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论述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性。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得规范。
            • 5.

              全面深化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旺盛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习近平突出强调了这“四个多推”,既是对以往推进改革经验的深刻慨括,,又是对 “以重点带动全局”这一改革方法的明确宣示,既说明了改革道路。也指明了前进方向。

               材料二   2017年1月11日 2017年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全国统一和规范管理城管执法制式服装、标志标识。制式服装是行政执法人员身份和执法的重要标志,体现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统一着装,促成执法人员依法文明公正规范执法。形象直观地表明执法人员身份,易获得市民的认同和信任。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既对违法当事人形成警示,减少执法阻力,降低执法成本,也有利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最大限度地维护城市秩序和市民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习近平突出强调的“四个多推”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统一和规范管理城管执法制式服装、标志标识的意义。

            • 6.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满1000天,已召开27次会议,审议了162份文件。“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目分什么,改革就要抓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革不断释放的红利,正悄然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材料一

              截止今年8月,全国3l省份均在公立医院开展医药价格改革,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而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一系列医改举措正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5月,贵州省排调镇排晒村村民李安彬13岁的儿子患上了“肾病综合症”。9月,帮扶干部杨再烨主动联系李安彬,带领他进行大病救助的报销,住院总额为76291元,救助后个人付金额8466元,救助比例80%。李安彬的经历是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从每个人身上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材料二

              我们正在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一大波红利。作为改革的“先手棋”,简政放权“含金量”十足。2016年,简政放权的力度比往年更是只增不减。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是突破口。有了行政许可,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也就有了公职人员“变质”的可能。通过减少审批事项,不仅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还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同时,在制约政府的权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建立公信力等方面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从“劳动者、分配、财政”的角度简要分析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全覆盖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转型离不开简蝴,行攻审批改革是突破口”的依据。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

                 材料一 1996年,中央做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决策。自那时起,北京与内蒙古,天津与甘肃,福建与宁夏……开始了结对牵手。20年来,各地摸索出一条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东西扶贫协作道路,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实现了由东部单向帮扶西部向东西部双向互动、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转变,扶贫协作取得明显成效。1996年以来,东部共向西部贫困地区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18.2亿元;引导企业实际投资1.2万亿元,实施合作项目8万余个,帮扶西部地区输出劳务人员664.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38.3亿元。东部地区共为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各类人才55.7万人次,引进各种科技实用技术3072项。

                 材料二 资金使用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M县积极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该县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扶贫公示公告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保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纪检监察机关坚决从严惩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党政领导干部,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推行“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东部和西部都是共赢的选择。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M县是如何完善监督机制保障扶贫资金精准使用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