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让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中的一员,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材料一:一般来说,中等收入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是释放消费红利的主力军,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是稳定渐进的工业化力量。从数据上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较低,而低收入人群比重较高。初步估算,当前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比为25%,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到70%。

              材料二:导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偏小、不稳定性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低端产业、低端就业占比偏大与高素质劳动者占比偏小,直接制约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二是收入分配长期存在着失衡现象,劳动者报酬总体偏低,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尚未得到充分认可;三是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尚欠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很大差距,包括重特大疾病等在内的生活风险缠住了一部分人迈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脚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

            • 2.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提高。这表明

              ①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②只有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③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 3.

              《中国财经报》载文指出,经济和财政是相辅相成的,财政来自于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财政的增加,财政的增加反过来又支持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建设。

              “财政的增加反过来又支持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建设。”有人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0分)

               

            • 4. 近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等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有

              [     ]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增加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④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5. 材料一:2011年1月20日,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全年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去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    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
              材料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其中,一些上市企业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一些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两个同步增长”

              [     ]


              ①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百姓将分享发展成果
              ②意味着随经济建设的发展,居民会实现同步富裕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④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使分配政策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7.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要实现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你认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 ②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③应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转变④收入分配改革整体指向应是调低、控高、扩中、打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8.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

              材料二: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拉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宣布,从2010年2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说明政府
              [     ]

              ①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0. 根据图表和材料解读政策(10分)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根据世行提供的资料,如果按照世行向联合国推荐的标准,从1981年到2008年,中国的扶贫人口减少了6.76亿;前两年世行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指出过去25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左右来自于中国。)
              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解读上面的图表和材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