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材料二: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15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材料二中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11分)
            • 2.
              图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注:2008年底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威胁全球经济发展。
              材料一: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由“强国”向“富民”转变。
              (1)简述上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2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阐述如何实现由“强国”向“富民”转变。(6分)
            • 3.
              材料一:2010年江西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
              项目
              城乡
              行业
              地区
              城镇
              农村
              垄断行业
              一般性行业
              赣南
              赣北
              赣中
              数值(元)
              20552
              8004
              54605
              18703
              7623
              5836
              3606
              增长(%)
              10.5
              9.4
              12.7
              10.5
              8.9
              11.7
              12.7
              注:2010年,江西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2010年以来,江西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国家战略,促进了鄱阳湖周边地区加快发展;2012年1月1日起,又以超过21.5%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1)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江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5分)
              (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9分)
              (3)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江西省财政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关键所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而信息化能有利地推进其他“三化”,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四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有关分配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9分)
            • 5.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材料一 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下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 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C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6分)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8分)
              (3)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方面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与发展。(10分)
            • 6.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成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中国目前还有7 000多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到6%。《决定》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 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 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明如何发挥财政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2)材料一:2016年1月16-1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共57个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成立得到了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的支持,冲击了日本、美国在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主导权,遭到了美、日的强烈阻挠反对,英、法、德等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兰,最终加入了亚投行。

              材料二:中方倡导并一直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亚投行建设,坚持互利共赢理念,通过在基础设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内容的?





              (3)“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中国梦。梦想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活动,必然有精神因素作为内在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请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