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伴随城市改造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走上了快速“翻新”的发展道路。某校高一(1)班开展了以“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阅读文献资料、访问政府网站等形式,了解到以下信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政府提出了努力谋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做强城市基础,做好新农村建设,致富一方百姓来实现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工作要求。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8分)

               

            • 2.

               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下列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是:

              A.降低商品价格,实现商品供求平衡
              B.坚持对外开放,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根本基点
              C.发挥制造优势,不断增加资源消耗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 4.

               材料一:          中国与其他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表

              国家

              中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英国

              美国

              能源消耗

              1

              1/11.5

              1/7.7

              1/7.7

              1/5.6

              1/5.3

              1/3.3

               

              材料二: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比较表

              材料三:被誉为“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德班气候大会没有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但中国专家表示,这不会影响中国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步伐。“十二五”规划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5分)

               

            • 5.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 6.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46%,而汽车工业所消耗的燃油占到整个中国石油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有鉴于此,我国应该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鼓励发展低油耗、环保的经济型轿车  ④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7.

              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正在建设的肇庆新区将按绿色、人本、集约、智慧、包容的理念发展,打造成为广东省建设理想城市的先行区。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物排放第一、水污染物排放第一。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的河段严重污染,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农村有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材料二:光明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由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24位政府、企业、金融界和经济学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全球新气候经济报告》,报告研究长达一年,由中国、印度、美国、巴西、韩国、欧洲和非洲的著名研究机构共同完成。报告认为,在未来15年,约90万亿美元将投资到城市建设、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这将为世界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实现低碳领域投资的增长,从而为就业、医疗、企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多重效益。报告还提出了包含10个政策建议要点的《全球行动计划》,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论据。(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就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提出合理建议。(10分)

               

            • 9.

              材料一

              表一: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趋势

              注: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据工信部测算,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86%,预计到2015年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将会超过4.5%,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材料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2013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这对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蕴含的经济信息。(2分)

              (2)促进信息消费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何意义?(6分)

               

            • 10.

              据统计,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3.73%,较上年增长1.1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和就业,能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②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