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政府决策设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某公交车的票价20年来一直是1元,公交公司不堪重负,提出调价申请。政府物价部门接到申请后,计划召开一次公交调价听证会。
              (1)为了组织好这次听证会,你认为应该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士参加听证会?请分别说明邀请的理由。(最少邀请3个方面的人士)
              (2)为了做好公交车票价调整工作,政府部门应该坚持的基本工作原则是什么?如何把这一原则落到实处?
            • 2. 2016年3月14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方案》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要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方案》还提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提升到10%以上。
              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国务院出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必要性。
            • 3. 材料:2016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等7类人群分类施策,找准重点,实行激励计划,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具体来说,技能人才关键要实现技高者多得,新型职业农民关键是推进职业化,小微创业者关键是降低创业成本,科研人员关键是实现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企业家关键是解决产权保护法治化,基层干部队伍关键是完善工资制度,困难群众关键是提升人力资本。
              《实施意见》等核心是激励导向,不是简单涨工资或提高福利,而是通过有效激励,一方面激发创收创富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国务院出台《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的看法。
            • 4.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此次“问题疫苗”也流入了农村地区,这无疑对于那些本就贫困的农村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政府在加大监管查处力度的背后,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人民病有所医。
              (1)运用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三部委联合彻查“问题疫苗”及政府为什么要保证人民病有所医的原因?
              (2)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可以运用哪些合法渠道加强对政府机关人员的监督,从而促使政府机关改进工作。
            • 5. 为了切实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2014年底,江苏某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5年市政府为城乡居民办十件实事公开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引起了某校高一(1)班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围绕“问政于民”的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反思主题】
              同学们通过网络查询了“问政于民”的内涵: 问政于民就是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听取普通百姓建议和意见,以使政府的政策更加暖人心,合民意,有效果。
              (1)请用“公民政治的参与”知识说明政府问政于民的意义。
              【寻找依据】
              经同学们调查,了解到一个事实(调 查 结 果): 近年来,该市政府每年都会集中力量为城乡居民办十件实事,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2)请分析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政治理论依据。
              【提出建议】
              通过探究,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制定决策还是执行决策,要想取得预期效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都需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3)作为一名公民,请你根据目前的社会实际,为该市政府提两条要办的实事,并分别指出它属于政府哪项职能。
            • 6. 材料一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正式开启。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长期潜在增长率,也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仅靠需求侧的政策是不足的。必须通过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来提高潜在增长率,也就是改善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度层面,需要通过构建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技术层面,需要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在人力层面,需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在社会保障层面,需要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材料二  为推进结构性改革, 2015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考察,并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十三五”规划要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汇聚各方智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世界银行郝福满、麦肯公司华强森以及蔡眆、薛湖等专家发了言。这次国务院首次邀请国内外专家一起对五年规划编制出谋划策,就是要使规划既立足国情、符合实际,又借鉴国际经验,经过努力实现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该如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2)试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现象的认识。
            • 7. 材料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许,隶属重庆万州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号游轮在长江水域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境内,突遇龙卷风发生倾覆。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搜救遇险人员,做好善后工作。事件发生数小时后,李克强总理即率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现场指挥救援。陪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现场的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立即指示应急调度三峡工程,压减三峡水库泄量,加强事发江段水文应急监测预报,全力配合做好救援打捞工作。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由17200立方米每秒逐步压减至10000、8000和7000立方米每秒,尽力降低沉船现场河道水位,减缓水流速度,为救援打捞创造条件;同时,派出水文应急监测队,昼夜坚守在沉船地点上游400米处,实时测报。监利城内,民众自发为家属送水送饭,出租车、私家车自发系上黄丝带免费接送家属。监利城外,蓝天救援队驰援长江堤岸,岳阳广兴洲镇村民自发江中岸边寻找人员。救援指挥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选择最佳救援方案。
              (1)简要回答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 8. 某县极为贫困,县政府锐意改革。具体做法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自筹资金修建“三横四纵”的标准化的柏油公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封山造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该县面貌已焕然一新。
              (1)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是什么?
              (2)结合材料回答:该县政府是怎样履行其职能的?
            • 9. A市经济转型中,群众对旧城住房改造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反映尤为突出。市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下大力气逐步予以解决。政府组织各部门制定规划,分批拆掉棚户区,进行旧城改造,打造“百姓新居”工程。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减排项目运营管理,关闭城区附近的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淘汰落后冶炼生产线,积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建设两型社会。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政府在工作实践中是如何维护人民的利益的?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以享受程度不同的让利折扣。
                  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