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重申了“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这一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同时提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他的讲话,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

              材料二 电子商务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徐龙提交了关于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保障和促进电子商务的科学发展。2013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召集成立《电子商务法》起草组,起草期间相关部门还赴浙江、广东等地进行调研,2015年底草案完成后还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部门、地方、电商企业、协会专家等意见。2016年12月20日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


              (1)依据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什么能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促进电子商务科学发展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材料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开放融合是地区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在2016年11月20日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化亚太伙伴关系,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不断开拓进取,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倡议“深化亚太伙伴关系,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的依据。

            • 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忙碌的联合国。联合国呼吁发展中国家投资女孩教育,向摩苏尔运送救援物资,召开第22届气候变化大会,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而在这些活动当中,中国的身影随处可见。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支持多边主义,促进伊核、也门冲突等问题的和解,率先向联合国递交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批准文书,主动参与国际社会组织的多边援助……中国在全球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的作用。

              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阐释中国是如何在联合国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

              材料一

              “金砖国家就像5根手指,伸开来各有所长,攥起来就是一只拳头。”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第七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曾这样比喻金砖国家团结协作的力量。攥指成拳、携手前行,第八次会晤将进一步巩固传统友谊、推动发展战略对接,凝心聚力,唱响共谋发展的“金砖声音”。

              材料二

              由于世界经济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金砖国家的发展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果阿峰会的主题是“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习近平主席将与各国领导人一起探讨发展难题,提出应对当前挑战的新倡议、新方案。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金砖国家唱响“金砖声音”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知识,为金砖国家解决发展难题提出你的建议。

            • 5.

              南海仲裁案就是一场闹剧。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是不可争辩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迄今,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请从“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应持的立场。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当前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已超出了双边范畴,对世界影响深远;中美关系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正如习主席强调指出,中美要牢牢把握两国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美是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各国都在寻找提振经济的“药方”之际,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参会各国的广泛认可。

              材料:中国提出,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广纳良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应该以合作作为动力,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全球性挑战;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点赞。








              (2)“中国方案”赢得国际舆论高度评价。请就如何宣传“中国方案”列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 8.

              材料一:去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盟及其盟友先后对俄启动了多轮制裁,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急剧恶化,降至“冰点”;今年,俄罗斯和法国均遭恐怖袭击,美国也收到“恐怖威胁”,致使俄法美宣布“结盟”以共同打击IS。

              材料二:2015年10月27日,美国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进入我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12海里,对此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强调: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开展建设,是主权范围内的事,不针对、不影响任何国家。中方一向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与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如与亚太经合组织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将中澳、中新(西兰)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摩洛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我国积极推动外交事业大发展大作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由“冰点”转为“结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方的态度立场表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从当今世界主题和格局、我国对外政策的角度简要回答,为什么我国要积极地同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建立伙伴关系?

            • 9.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 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 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贏,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将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 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 10.

              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史表明,日本从来就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国家。“九一八”、“七•七”、“八•一三”,日本挑起的种种事端,无不以偶然事件开头——然而历史一再证明,日本人的“偶然”背后,皆是精心规划组织的“必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后,日本不仅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不断无理取闹,还在美国另一只手掀起的南海争端中,主动扮演角色,又是声称要与美国联合巡逻南海,又是派EP-3侦察机到南海,又是积极与菲律宾开展军事合作,又是拉拢推动所谓七国集团对中国施压……2016年6月17日,中国军队两架苏-30战斗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例行性巡航。日本两架F-15战机高速逼近挑衅,甚至开启火控雷达对我照射。我军机果断应对,采取战术机动等措施,日机投放红外干扰弹后逃逸。

              材料二 从东海争端到南海搅局,再到与美国合谋推动抛开中国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日本在这一系列的具体利益争夺背后,还隐含有一个更加长远的险恶目的,那就是针对中国的发展设局:在海洋上围堵中国形成对中国的封锁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它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其体现了哪些政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日本的险恶用心?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