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O2O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材料二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正当合理的海洋权益,是中国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针对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及其所谓裁决,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仲裁庭没有管辖权,有关裁决完全无效,没有法律拘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影响,中国反对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定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持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 2.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是不可争辩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迄今,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应持怎样的立场。

            • 3.
              占地球表面积约71%的辽阔海洋是资源宝库,它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人口激增,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海洋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世界上许多强国的崛起,都与海洋资源的开发有关。发展海洋经济,是强国的经济,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一国经济、政治、安全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各国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各国为何竞相发展海洋经济。(10分)
            • 4.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胡锦涛8日上午在向中共十八大作报告时说,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胡锦涛同志表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表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 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15分)
            • 5.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11分)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11分)
            • 6. 2011年10月2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朝鲜表示,希望早日重启六方会谈,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当日会见李克强时表示,朝鲜主张尽快重启六方会谈,各方应根据同时行动原则,全面落实“9·19”共同声明。李克强在与朝鲜内阁总理崔永林会谈时表示,“中方支持朝方坚持接触对话的正确方向,推动有关对话早日取得成果,尽早重启六方会谈,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
              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认为将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引起了全球商界的广泛兴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另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获得了全球商界的积极响应。习近平在此次峰会上强调,“一带一路”有助于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致力于深化彼此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加强经贸合作,扩大人文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国与往访国战略合作水平,既深耕了中国“朋友圈”,也给中国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积极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依据。

            • 8.

              2013年4月8日,台湾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致词中多次强调和平与对话的原则,是普世共同发展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世价值具有普世性,多元文化和自由是普世价值的基本要义。有关普世价值的论争,问题不在普世价值本身,而在普世价值的话语权。在当代,西方的普世价值并不“普世”,个别国家把推广“普世价值”纳入其全球战略,常常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去垄断发展模式的话语权,甚至演化为普世霸权。

                 历史上,中国拥有天下大同梦。在新的时代,世界需要中国梦,因为中国模式正在丰富普世价值内涵。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受到以中国崛起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严重冲击,导致“中国威胁论”之滥觞。

                材料二现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方制度、文化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破除“中国威胁论”悖论的唯一出路是实现“再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即尊重和表达各种文化、各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充分展示文明多样性的全球化。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构建具有普世价值的“真正的全球化”的政治意义。

            • 9.

              材料一:朝鲜25日宣布成功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以及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纷纷呼吁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不要进一步采取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行动并重返六方会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全文如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相关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妥善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作出不懈努力。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政府为什么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实验? 

            • 10. 材料: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召开。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中方把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提出G20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这些重要主张,为曲折复苏的世界经济开出了“中国药方”,引起与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主张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