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截止2015年底,我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中国奇迹。
              然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
              某国家贫困县土地面积0.35万平方公里,人口120多万,森林覆盖率达到80%,山水秀美,农村贫困人口超过18万人,富余劳动力4万多人。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约15%.部分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设备匮乏。个别村庄常年用不上电,交通不便,部分村民还住着木屋、茅草屋,被描述为“水停停,电停停,路不平,人难行”。
              某企业集团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决定从2016年起三年内在该县无偿投入扶贫资金30亿元,到2018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该企业参与扶贫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意义,并为该企业如何用好扶贫资金提出合理建议。
            • 2. 2016年2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上强调,军队要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的依据是(  )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党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④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3. 下列对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 4. 某市开通了网络互动平台,依托网络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公安部门根据网民提供的线索,将犯罪嫌疑人当场抓捕;民政部门通过网络汇集民情,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和医疗救助……“网上访民情,网下解民忧”的工作模式(  )
              A.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是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举措
              C.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D.是政府开展公正司法的重要体现
            • 5. 观察图表,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问题。

              注: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
              (1)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简要说明增长率变化的合理性。
              (2)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从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角度,简要回答为什么要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 6. 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2010-2012年部分经济运行数据统计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税收收入(亿元)
              2010年39416.22749.32149.9
              2011年45429.23455.72602.4
              2012年50013.24059.43050.2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010~2012年山东省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持续加大,分别占全省财政支出的51.0%、54.8%和56.l%.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2 013年1月,山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宗旨,对人民群众常怀敬畏之心,为老百姓办事常抱歉疚乏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理性。
              材料三  大到一座城,小到一条路,城市规划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推进城 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烟台市规划局和胶东在线联合主办“网上^划展”,主要 对一些城市规划重点项目和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项目进行网上公示,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城市规划决策为什么要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 7.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我们才会更加卓越。
                  材料一: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城乡二元结构的羁绊,拥有一个城镇户口成为上个世纪许多农村家庭的梦想。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更充分的政治参与、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祖国……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人们梦想差异的原因。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强国梦属于每个中国人”的理解。
                  材料三: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盘点2012年为拥有一个美好中国而付出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坚守和努力,让他们的梦想,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中国梦需要伟大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莫言;中国梦需要能激励一代人的偶像,于是我们收获刘洋;中国梦需要平凡人的坚守,于是我们收获了感动国人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他们都是中国梦的成就者。无论是美好社会,还是美好人生,都始于平常一点一滴的努力。
              (3)今天的“中国梦”由亿万国人的梦想汇聚而成。请写出你的人生梦想,并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谈谈如何实现这一梦想。
            • 8.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我国(  )
              A.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D.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9. 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政府,是因为
              (  )
              ①我国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④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讲话指出,十年来的实践丰富了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了我们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
              请综合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论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性。
              要求:
              (1)围绕述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述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