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镌刻着党对13亿人的幸福承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对13亿人的幸福作出承诺。

              材料二:作为目前推动全面健身事业发展的“主引擎”,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学健身知识,鼓励制作和播出国产健身休闲类节目,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完善健身休闲基础设施网络,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谈谈政府在加快健身休闲业发展上应有的作为。

              材料三: 建设健康中国,要坚持政府主导与推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如何参与健康中国“共建共享”?

            • 2.

              近年来网购、快递、连锁超市等发展迅速, 城市配送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合理整合城市和企业配送资源,一方面缓解给城市带来的拥堵;另一方面,也能带来更多更高效的客户体验,更好地促进经济快速有序的发展,共同配送作为整合配送资源的一种途径,已经成为各地研究的热点课题。为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W市政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城市共同配送发展战略和规划,在道路设计、居民区选址、商业及各类服务网点布局等方面为城市共同配送留足发展空间;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为城市共同配送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停车管理办法,探索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完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W市市民参与城市共同配送发展决策的渠道有哪些。

              (2)说明W市政府是如何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的。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造福人民,某市政府酝酿制定“十三五”发展目标规划,为此广泛动员全市人民出谋划策。经过广泛征集意见,反复论证、修改,市政府最终出台了发展目标规划,并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推进规划的实施。

              (1)如果你是本市公民,在制定和实施“十三五”发展目标规划中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结合材料,简述该市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十三五”发展目标规划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 4.

              为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制定和修改国家重要法律时,法律草案初审稿以及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发表看法。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等10多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近10万公众提出万条意见,对法律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阐释国家制定和修改法律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原因。
            • 5.

              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民生话题成为“互联网+”的关注重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助力“互联网+”健康发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做出规定。2016年7月5日,《民法总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草案进行修改,并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将适时对《民法总则》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材料二 人大代表李某调研发现,本市“互联网+农业”存在服务“三农”的信息网络与内容应用落后、已开展的信息化项目缺少公益服务等问题。李某在听取选民意见后,向该市人大秘书处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发展我市“互联网+农业”的建议》的议案,同时就选民关心的本市信息化建设与投入问题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质询。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人大和人大代表李某是如何助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


              材料三 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很好平台。《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在一周内提出10万多条反馈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个拟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新疆天山天池附近修建煤矿的项目,在网民的强烈反对下并经科学环评后,被环保部门否决。事件表明,“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2)有人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不可取。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上网者在参与网络论坛等活动中是否实名制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争议。正方赞成网络实名制,认为这可以防止网络自由滥用,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反方反对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这会限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会影响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

            • 6.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2016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进一步落实工作加以细化。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7月至8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的各个主体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 7.

              材料一 H市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从多方面入手,治理环境污染。H市环保局等部门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加大对环保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力度;强化对污染物排放行为的监管,取缔关停小煤窑、小焦炉1319座,治理污染企业1407家;开展环境普及教育,广泛宣传环保科学知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河道蓄水治理、生态湿地建设,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等。如今,H市天蓝,水清,绿树成荫,花草铺地,还老百姓一个碧水蓝天。

              材料二环保并不遥远,其实就在身边。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来守卫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少放一次鞭炮,少开一次车……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共同呵护绿色家园。

              (1)结合材料一,说明H市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履行了哪些职能?

              (2)结合材料二,说明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作为公民应该如何应对“蓝天保卫战”?

            • 8.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