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2年3月31日上午,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三亚市海鲜排档食品安全专职管理培训班,要求各地区、各有关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进一步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通知要求加快农村食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物流渠道,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食品,满足农村市场多层次的需求。

              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 2.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启动抗震救灾Ⅰ级响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有关方面紧急赶赴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并从全国调拨赈灾物资、拔发专项资金、奋力疏导交通、防止灾后疫情,修复倒塌设施。国家粮食局要求省市粮食部门立即行动起来,确保抗震救灾部队军粮供应,确保灾区受灾群众口粮供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表示,预计芦山7级地震灾情会大大小于汶川8级地震,再次发生比此次7级主震还强的地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应注意防范余震和次生灾害。

              雅安芦山县发生地震后,政府积极组织参与救援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 3.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特别行政区、归国华侨、农民工等各方面的2980多名人大代表集聚一堂,他们肩负人民重托,履行神圣职责,共同谋划共和国发展的大计。广大人民群众也通过手机电话、短信互联网络、博客等途径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会议审议和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

              请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12分)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

              材料三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成就“中国梦”。(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0 分)

               

            • 5.

              (12分)近年来,S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人大工作方面勇于创新,亮点纷呈。如,推行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起草法规制度,并建立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法规起草工作的新机制,突破了以往全程由人大和政府起草的既定模式;在重大民生领域决策实施方面,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及时跟踪反馈相关执行情况;建立人大代表在线交流平台系统,方便基层人大代表收集社会意见和远程参与人大工作;开展人大代表能力培训活动等。这些新举措在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谈谈S省人大上述做法对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作用。(12分)

               

            • 6.

              2013年3月5日——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986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汇聚首都北京出席这次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增加了155人。妇女代表比上届增加了62人。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人数比上届降低了近7%。此外,新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中,非公有经济的代表225名,少数民族代表409名。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以及其他有关决议。 

              “人大代表就是要替人民说话,我这次也要说说农民工的心里话。”作为一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这么说。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的?(3分) 

              (2)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职权?(2分) 

              (3)结合康厚明代表的观点,说明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5分)

               

            • 7.

              2013年,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呼声,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6分) 

              (2)简要说明该市政府上述行为的政治学依据。(5分) 

               

            • 8.

              (10分) 2014年4月11日,备受关注的网络红人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这是去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要想彻底扑灭“秦火火”们,遏制网络造谣者,仅仅依靠法制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网民共同的“理性的水”。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公民应如何利用网络实现“理性”政治参与。(8分)

               

            • 9.

              材料一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绝大部分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网站论坛、手机微博等方式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 87.9%的网民 “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对于公民的网络监督行为,国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材料二 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网络监督还存在着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攻击诽谤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民意表达,保障网络监督的依据?(10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公民应该如何负责任的行使网络监督权利(8分)

               

            • 10.
              【题文】材料一: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4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1)(3分)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2)(10分)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王万青同志拥有的优秀品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