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旨在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建设在总体思路上显示了充分的包容性和务实性,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像古代丝绸之路一样,“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陆海贸易通道,和人流、物流一起东奔西走的,更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文化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
              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辨证法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
              (2)促进“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为主题,为建设“一带一路”写一篇实施策略报告。
              要求: ①观点紧扣主题,分析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材料二: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相互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将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及其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我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努力实现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张骞出使中亚,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古代航海业的不断发展,中外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正是在丝绸之路的引领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
              “一带一路”能够把快速发辰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建设“一带一路”?
              (3)某省恰处于“一带一路”的焦点位置,为落实国家战略正积极规划本省经济升级版。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该省提供两条建议。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秉持“亲、诚、惠、容”四字周边外交新理念,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跨区域的新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缅中印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习近平主席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正确性。
                  材料二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版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应秉持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的友谊,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
              材料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形成了滩羊肉独特的风味品质,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道鲜美,被称为宁夏“五宝”之一,盐池“三宝”之首,享誉世界,倍受消费者喜爱。
              陈海靠做盐池滩羊生意赚了第一桶金。由于散养放牧的越来越多,畜载量大大超标,导致草场破坏严重。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滩羊在圈养以后,人们开始饲喂青贮玉米和精料。比散养的时候长得快、肥,出栏时间大大提前。
              人们发现,盐池滩羊圈养一段时间以后,羊肉的味道发生了改变,不那么香了,而且膻味重了。陈海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羊也是这个道理。原来散养的滩羊长期在草场环境里,是吃着百草长大的,这对于滩羊肉特有味道的形成至关重要。于是陈海让滩羊吃上了草场上的草,肉的味道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活动空间小,运动少,肉的品质和散养的还是有差距。为此,陈海给滩羊建了十几亩的运动场。滩羊吃上了原来的草,和原来一样活动,还喝上了原来的水(盐碱水,含矿物质特别多),盐池滩羊肉的味道有了进一步的转化。
              经过几年的饲喂,盐池滩羊肉久违的味道终于又回来了,不仅鲜香浓郁,而且没有了膻气味。如今,陈海的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销售量大幅度提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冲突?
              (2)结合材料二,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陈海是如何“找回滩羊肉的味道的”?
              (3)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那些哲学启示?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好歌曲》是灿星制作团队联手推出的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由《中国好声音》的原班人马打造。节目自主研发新节目模式,首次聚焦原创作品,让音乐创作人成为主角,为华语乐坛输送新生代创作力量,重塑音乐生命与原创精神。
              金磊认为,对于音乐产业来讲,原创力是它的发展源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好歌曲”的推出,或许会改变主流音乐圈的收歌机制。比起靠人脉邀歌、靠名气写歌,“好歌曲”既能提供更新颖多元的作品,还能提高人们对音乐创作者的认知度。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相比对人的挑肥拣瘦,对歌曲的挑三拣四才能让观众的审美,由人转到歌曲本身,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材料二:霍尊,1990年9月18日出生于上海,满族,2012年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声动亚洲》亚洲赛区三强。2014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他擅长钢琴,擅长创作,他立志做“全亚洲最温柔最治愈的男声”。
              霍尊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专访,对于网友质疑终极投票的大逆袭,霍尊是靠着父亲、歌手火风才反败为胜,霍尊很淡然,他笑着告诉记者,“爸爸(火风)在我拿了冠军后告诉我, 儿子,你要首先感谢那些质疑你、批评你的人,有了他们的督促,你才能成长得最快。 ”对于成名的光环,霍尊同样很淡然,他感谢所有支持他的歌迷还有一路上对起成长提供指导的老师,包括他的父母。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急着去捞金、走穴,他更愿意称自己是“音乐人”,“会很快出我的唱片,音乐才是我最重要的事情。他表示将不断努力,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问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材料一给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有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10.787.9212.008.269.811.27-7.5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如图和如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 8.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铺设了友谊理解合作的桥梁,充分展示了自信友善包容负责任大国形象,全面提升了我国同欧盟关系水平。期间,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和文明观,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第二,权利和义务并重,在强调各国履行有关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第三,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第四,治标和治本并重,加强防扩散出口控制,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积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知识,阐明我国提出核安全观的依据。
                  材料二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文明是平等的,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第三,文明是包容的,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实现文明和谐。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的启示。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产生深刻影响,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到不自信,有的甚至恶意贬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的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派”表演艺术。她率先提出将粤剧改编为动画电影的艺术构想,并在2004年推出了《刁蛮公主憨驸马》,不仅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的殊荣,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在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要坚持辩证法的什么精神?材料二中蕴含了哪些辩证否定观原理?
            • 10. 20l4年3月22日至4月l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受到全球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时指出,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的认识。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凸显人文元素。他强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他广泛引用中国经典,阐述中国爱好和平的主张。他入乡随俗,频频借用西方人熟悉的神话文明故事和实例,借用西方人熟知的文化形象,阐释中国人眼中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竟相绽放。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