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10分)
              (2)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为了更好地宣传宪法精神,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限15个字以内。(2分)
            • 2.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污染,如在学生中,星座文化、口袋书等十分流行,以消费欧美、日韩文化产品为时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不屑一顾。在调查中学生还发现少数同学热衷于过洋节日,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材料二: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8分)。
              (2)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及其重要意义。(12分)
            • 3. 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就要求在文化创新时,必须
              ①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同时还要体现时代精神 
              ③克服“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 
              ④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 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将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
              ①文化形态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②创新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5. 里斯本和萨拉戈萨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海洋·未来的财富”“水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2012年底,中小成本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创下了国产影片票房最新纪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影片。接时代的地气,接当下的地气,是它成功的根本。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C票房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D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7. 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的标志。工作者在创作这一文化活动标志的过程中,深 入实际,广泛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素材。最终这一活动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时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该标志不仅表达了广州亚运会是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 盛会,也为国内外来宾展示了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魅力。
              结合材料,分析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 的设计过程是怎样体现文化创新的。
            • 8. 柳公权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据此回答19-20题。
              上述材料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继承传统就一定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9.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2009年10月16日至28日在山东省举行,2008年10月14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在山东济南揭晓,吉祥物名为“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富于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创作完成。这说明

              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 10.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