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老字号”和其他餐饮形态一样,都是社会性的、受价值规律约束的经济实体。“老字号”如果一味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它的无形资产就会慢慢贬值,甚至被社会无情淘汰。

              运用《经济学常识》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8分)

               

            • 2.

              A【经济学常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请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6分)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6分)

               

            • 3.

              A【经济学常识】

              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史,对于市场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价值规律理论,论证市场经济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6分)

              (2)有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请你评析此观点。(6分)

               

            • 4.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便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由此而产生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各种经济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关于经济危机成因和对策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1)凯恩斯和马克思在解释经济危机成因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2)凯恩斯和马克思在经济危机对策方面有何差异?(4分)

               

            • 5.

              材料一 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是国家集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这制约了个人收入的增长和国内消费的扩大,因此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二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1)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关内容,简述我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理由。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现代企业发展有何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