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升级的消费需求在呼唤工匠精神。消费正在成为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解决温饱之后,市场面对的是一群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他们固然喜欢物美价廉,但同时也愿意为新技术和高品质体验“埋单”。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海外抢购一些小家电、化妆品等,一方面反映出国内制造业品质的短板,一方面证明国内消费需求正在升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发扬工匠精神,善于从细节发现需求,臻于至善地追求品质,以赢得消费者青睐。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如何培育“工匠精神”以赢得消费者青睐。
              (2)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知识,谈谈企业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
              材料二  许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叫得响、铺得开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也是中国工匠面临的重要问题。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格,每一个品牌自身都承载着一个故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为不熟悉当地法律、政策、文化习俗和消费者的习惯,国外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致使中国品牌的故事很难传达到位。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工匠应如何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告别了高歌猛进,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前三季度三大产业发展情况(初步核算)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增加值37996亿元185787亿元196125亿元
              同比增长4.2%7.4%7.9%
              备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

              注:①2014年我国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②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实际增长6.9%。
              (1)根据材料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材料二  与过去相比,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阶段,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当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2011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占GDP比重)为1.84%,远远低于美国的3.07%、丹麦的3.09%.《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发明创造,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2)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理论说明为什么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
              (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适应经济发展新态势?
            • 3.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1)请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请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6. 2015年的“3•15”晚会,央视曝光了山东省东营市等地出现的不法厂商和加油站生产经营有毒的调和汽油事件。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因为(  )
              A.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其价值,伪劣产品无价值
              B.伪劣产品有价值,但无需求
              C.伪劣产品浪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伪劣商品违背了市场规则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 8. 【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
              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的上述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
            • 9. 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报道,北京三年后将喝上经淡化的渤海水。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的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3)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有关知识,预测淡化海水价格可能的走势并说明其理由。
            • 10. 【经济学常识】
              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不同的社会侧面进行了探索。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大卫•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但面对为什么各种不同质的劳动会形成质上相同的价值这一问题时,他们都哑口无言了。马克思在扬弃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和核心。
              (1)大卫•李嘉图是如何发展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的?
              (2)材料中让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哑口无言问题,马克思如何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