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市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指出,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宜居城市是今后该市发展的主线。这就要求该市发展应该(  )
              ①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②把经济大开发作为工作的重点
              ③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④把绿色生态发展放在突出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 河北A市水泥产业是当地的利税大户,但也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该市开展集中行动,一个月内对18家水泥企业进行了拆除,一次性削减水泥产能940万吨,占该市水泥总生产能力的20.8%.该市此举(  )
              ①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是运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④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 经济新常态、法治改革、污染治理、养老金并轨等是2015年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一系列亮点吸引了公众和媒体的眼球。
              亮点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单独成篇。在切实加强法制政府建设方面,报告提出,健全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推动立法与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制化,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方面,报告提出,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亮点二:安徽省2014年“成绩单”令人欣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省GDP 20848.8亿,增长9.2%.财政收入3663亿元,增长8.9%.城镇新增就业67.1万人,CPI涨幅控制在1.6%;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年民生支出3833亿元,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分别为24839元和9916元,分别增长9%和1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1)结合“亮点一”,分析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公民与政府应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谈谈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2)阅读“亮点二”,运用“效率与公平”的知识,分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 4. GDP是世界通用的经济指标,然而GDP指标也有缺陷,它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对环境、资、生态的损耗及影响。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将不再以GDP的增长考核地方及干部政绩。这种做法意味着(  )
              A.GDP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B.GDP指标难以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C.我国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资、生态环境优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 5. 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是反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目前在我国各地区已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一套完整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是为了(  )
              A.落实科学发展观,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B.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C.增加经济总量,限制工业发展
              D.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 6. 2012年,长春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长春人正在利用良好契机快速、平稳地发展着经济。“两横两纵”的市内交通建构,轻轨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线的投产和运行,都在一定程度上为长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长春的立体式交通有利于(  )
              ①加快转变长春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统筹长春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③加强长春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缩小长春居民收入差距,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如果中华大地被雾霾笼罩,如何看见她的美丽?”2013年伊始,一场覆盖百万平方公里的雾霾,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雾霾形成,气象是一个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请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2)如果以“从雾霾天气看生态文明建设”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请你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 8. 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规定,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煤、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这种举措有利于(  )
              ①调整产业结构②促进社会公平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 9. 2012年,我国将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在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保护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税改革有利于(  )
              ①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社会公平    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④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0.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台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