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而且颠覆了传统商业运行模式,也使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悄然变化。
              材料一借助,叶车软件进行网络预约拼车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出行方式。这一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喝彩声,又有质疑声。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网络预约拼车前景光明。但也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行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偷逃税费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民众的出行安全和隐私权等无法得到保障……网络预约拼车前景不容乐观。
              (1)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二  足不出户就能缴水电费、闲时拿着手机在网上购物、付款只需打开手机扫二维码……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然而,仅仅3年时间,百姓的支付方式就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支付“足迹”也有了价值。使用网络付款的客户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在后台能看到这些人的年龄结构、性别、职业分类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推送的营销信息就能更精准、更具个性化,帮助商家更简单、更高效地做生意,客户体验也更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商家是如何利用每个人的“支付足迹价值”的。
              材料三  如今,大数据已是互联网应用的大趋势。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其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V,数据量大( 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价值( Value)、真实性(Veracity).在人大代表履职方面,大数据也大有可为。大数据服务有利于代表从过去主要是通过开会、调研等方式获取履职信息,到享受“大数据服务”保障体系履职,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获取更多履职信息。
              (3)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同时请你就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支撑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2. 当前,在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行业准人/信用环境、监管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
              ①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优化提升公共服务
              ②完善市场准人制度,创新行业监管方式
              ③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④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信息应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3.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有网友称参加2016年全国统一职称外语、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后,个人信息遭泄露,给生活带来严重困扰。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频频发生,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政府(  )
              ①加强行政立法,完善履职能力
              ②诚信考试,提升成绩
              ③规范秩序,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从重从快审判信息泄露行为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2月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闭幕。
              材料一“双11”购物狂欢节在2015年又创造了新的历史。当天猫淘宝平台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超越了美国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再一次显示出要加强劲的中国内需。但是,在电商们狂欢的同时,网店的偷税漏税、无序价格战、网络售假、电商巨头们的不正当竞争等“乱象”也备受诟病。对于电子商务这一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政府有形之手哪些该“抓”哪些该“放”?在电商企业看来,在电子商务发展尚未成熟、潜力没充分释放的阶段,政府不要动辄“亮红牌”、急于“定规矩”,应试以全新眼光和包容之心给电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材料二“互联网十政治”,为政府依法行政起到了提质增效的积极作用,它既为政府创新治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政府网站向市民广泛征求建议;交管部门通过社交网络为居民提供道路拥堵信息;商户和市民通过社交平台为政府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民间环保组织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电商企业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利用“互联网+”发挥公民和政府的合力,创新社会治理。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材料二  2015年3月13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首次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查的156批次电商产品中,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30.7%.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最高的是玩具,达到60%,其次是箱包皮具,达到50%。
                 材料三  2014年1月26日,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是,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尽完善,工商总局正加紧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的法治建设,严惩网络售假。
              (1)结合材料,概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工商总局依法严惩网络售假的原因。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一诚信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涵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据统计,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履约率约50%,每年企业因信用缺失导致的损失足以修建三条京沪高速铁路,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作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诚信缺失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有关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1)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必须追求诚信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有关专家论断的正确性。
                  材料二中华民族素有向善崇德、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Q市积极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开展“诚信好公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市民;发起‘日行一信、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市民每天讲诚信、做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该市的精神坐标。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Q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有人认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应主要靠政府的落实,而不在于公民。”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7. “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信用制度。我国即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成后,我国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帐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关德。但在今天,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种种缺失诚信的情况屡见不鲜。对此,有人认为,诚信缺失,都是市场惹的祸。
              (1)诚信缺失都是市场惹的祸,请你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如果诚信缺失,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实践证明,信用既需要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信经济社会环境,也离不开公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2)运用《政治生活》或《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和公民怎样为构筑诚信经济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的道路上正面临着不少问题。从国家层面上看,法律法规尚不规范;市场监管方面过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多;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方面还存在着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各类市场主体的实际法律地位不平等。从市场主体层面上看,通过民事或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还不强;一些市场主体唯利是图、缺乏诚信,遵守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不强,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面临考验。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指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结合材料,说明政府依法行政的政治意义。
              (2)鉴于上述材料反映的有关情况,如果你是一一位经济界政协委员,请就国家层面或市场主体层面(任选一个层面)书写一份《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提案。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为实现科学立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材料二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治基础目前依然是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完善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提供保障,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
              (1)简述材料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分析公民应该怎样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起的作用。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材料二:2015年3月13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首次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查的156批次电商产品中,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30.7%.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最高的是玩具,达到60%,其次是箱包皮具,达到50%。
                  材料三:2014年1月26日,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是,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尽完善,工商总局正加紧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的法治建设,严惩网络售假。
              (1)结合材料一,概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工商总局依法严惩网络售假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