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中国皮影戏》完成各题。
              中国皮影戏
                     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祥。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⑤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⑥皮影戏是一门結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刑式,它有看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⑦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賽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______ 、皮影制作、 ______ 和广泛流传。
              (2)准确提取信息,写出制作皮影的步骤。(每个步骤不要超过16个字)
              步骤一: ______
              步骤二: ______
              步骤三: ______
              (3)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结合上文内容,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材料一: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
              材料二: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材料三: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200余本。
              孝义皮影戏的特点: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2.
              遍尝人间百滋味,最是无味胜有味
              无味之味
              李锐
                     ①曾见过齐白石一幅斗方:一棵肥硕的白菜配两枚鲜红辣椒,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识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白石大师勤奋一生,不失农家本色,深知白菜性格,才写得出这样深切的颂辞。
                     ②对于这个称赞,天下白菜确也当之无愧。白菜即菘。《本草》曰:“菘性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除不择时地,易于生长之外,比一般蔬菜,白菜还易于高产,便于保存,“盖易具而可常享也”(苏轼《菜羹赋》)。然而齐白石的称颂,当有另一层深意。
                     ③人们大体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什么佳肴美味,不要说天天吃,就是连续多餐,也会腻的。如果吃得过分,反是“腐肠之药”。白菜却百吃不厌,更不要说“腐肠”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④仔细一想,其故大概就在一个“淡”字。同水一样,白菜的性格是淡的,也即是“有自然之味”(《菜羹赋》)。清淡,自然之味,可说是蔬菜的通性。惟有白菜之淡,淡得更纯正,更接近水性之淡。提到淡,总不免想起“淡而无味”的解释,至少是味道很薄。可是,这正是白菜最值得宝贵的性格。古人说,“大味必淡”。这是指“淡”本身没有什么至极或特殊之味,而是一切味的本原。“淡者水之本原也,故曰天一生水,五味之始,以淡为本。”(《管子•水地》)这种本味,可以同一切味相谋、相济,而不相侵、相扰;它平淡无奇,不自命不凡;它平易近人,不巧言令色;正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⑤至于五味,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究竟以何者为上?何者能算“大味”呢?恐怕访遍神州,也得不到一个完满的答案。江浙人做菜喜欢放糖;湖南、四川人要辣;城里人口轻,乡下人口重;苦瓜则只有南方几省熟悉;看来只有酸,天南地北,男女老少,都爱吃一点,然而绝不能多吃,否则就会倒牙。因此很显然,五味之病,就在厚重,即至极、过分;“五味令人口爽(伤)”(《老子》),它的优点也就是它的缺点,反而不如淡薄无味而能持久不厌了。
                     ⑥这就是白菜的辩证法:淡薄才会 ______ ,无味才会 ______ ,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
                     ⑦古人很懂得“淡”的道理:“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惟其淡如水,故无不相调。孔子这话的开首,还有这样三句话:“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这就是说,要“听其言,观其行”,天下有道,行胜于言,德厚为先,自然百业兴旺,蒸蒸日上;天下无道,言胜于行,虚辞绞绕,自然礼崩乐坏,江河日下。历史总是无情的:花言巧语,哗众取宠,弄权玩术,文过饰非,虽能高论惑人,愚弄一时,但终究是不能长久的。
              (1)请问古人为什么又称白菜为“菘”?
              (2)请问“白菜之淡”有什么特点?
              (3)我们常说的“五味”是指哪五味?请将其填充到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
              (4)白菜的辩证法是什么?请在第⑥自然段横线上各填一个合适的词语。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后两句。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②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来进,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③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④太阳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⑤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观测,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1)下列对人们看日落时产生的幻觉及幻觉产生的原因,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颜色深黄、股红一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
              B.暗弧上的亮弧一高层大气密度大,光散射弱。
              C.四方天空出现述人的紫光一人眼的叠合效应。
              D.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原理。
              (2)下列选项中的说明方法在选文④⑤段中运用到的一项是 ______
              ①作比较    ②分类别    ③打比方    ④下定义    ⑤列数字    ⑥作诠释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文②④段画波浪线句中“一般来讲”和“不只”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选文重在介绍日落时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文中提及的奇异现象大都是幻觉,而夕阳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C.选文部分的说明顺序体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故说明时从颜色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和大小。
              D.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选文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克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幅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李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 .【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睛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篷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这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毒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知识)2018年第2期,作者张敏,有改动)
              (1)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丁】
              (2)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3)选文从雾凇外表的 ______ 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 ______ ,运用了 ______ 说明顺序。
              (4)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______ 。
              (5)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 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峨眉含笑:凭栏凝采吐芳华    八九百年前,宋高宗赵构为了躲避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逃至江南。随着朝廷的南迁,一些专供宫廷赏玩的植物,也从民间被收罗起来,移植到了南宋的都城杭州。其中有一种树姿优美、花香沁人的含笑花,特别受人青睐,能文能武的南宋抗金名臣李纲,就曾为这种花木专门作赋盛赞:“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容,其香郁然……花常若菡萏之未放者,即不全开而又下垂。凭雕栏而凝采,度芝阁而飘香;破颜一笑,掩乎群芳。”多么诗情画意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朵朵含笑凭栏凝采吐芳华的动人景象。
              半面羞藏香郁然    含笑是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品种很多,植株的大小因此也相差甚远,从株高仅两三米的灌木到二三十米的乔木都有。当然,所有含笑属的植物,不论高大的乔木还是矮小的灌木,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植物形态特征,如树皮的颜色都是灰褐色的;叶片均为革质,呈狭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叶面绿色有光泽,叶背灰绿毛糙;都具有叶柄和托叶痕;花均单生于叶腋,花色纯白或淡黄,花瓣直立合抱,花期为3~5月。
                  光从名字上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含笑是一种多么含蓄而羞怯的花卉了。的确,即便是在浓香四溢的时候,含笑的花朵也常常半开半合,绽而不放,显得特别矜持。正如宋代诗人舒岳祥所描写的那样:“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清凉生夜气,冷淡见天真。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莫嫌容易落,笑罢总成尘。”
                  含笑开花时这种似笑非笑、别具韵味的神态,特别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含蓄、内敛、端庄、雅洁等品格,因而含笑不仅赢得了这样一个雅致而又形象的芳名,还被赋予了“含蓄”和“矜持”的花语,成为高雅气质的一种象征。
                  从外表上看,含笑花并没有张扬的花型和艳丽的色彩,但其内涵并不平淡乏味,相反,它还拥有香蕉般的袭人浓香,因此常被民间俗称为“香蕉花”。每逢春暖花开时节,面对争奇斗艳的百花,含笑会把直沁心脾的芬芳毫不吝啬地吐露给大家。
                  浑圆的树冠、葱茏的绿叶,还有苞润如玉、浓香扑鼻的花朵,使含笑成为庭院观赏、园林绿化和美化环境的理想树种。因其种类丰富,株型大小不一、高矮多态,花叶俱美、芳香扑鼻,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不同需要进行多种选择应用,比如,作为绿地中的观赏乔灌木,可成片群植于景观边界;也可将其间植于疏林中,与落叶大乔木搭配造景;还可以盆栽,摆放于城市广场和休闲绿地中,起到绿化效果;或用于景观小品点缀,配植于假山后,或栽于休憩亭旁,或用于行道树绿化,不但能耐一定程度的低温,还能吸附大量的粉尘。
              荣枝参天在蜀地    擅长撰写植物散文的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一篇题为《百年含笑》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在乡间的庭院,一个老人带我去看一棵百年的含笑花,说那是他的父亲亲手栽植的。那百年含笑的高大使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平常看到的含笑花只有几尺高,百年的含笑花竟有两三丈高。更令人惊奇的是,那棵高大的含笑,花朵开得密密麻麻,香气之盛有如一座香水工厂,方圆几尺的地上都被洁白的含笑花瓣铺满了……”
                  没错,我们平常在城市的公园里、绿地中见到的,大多是灌木型的含笑品种;但是在农村乡间,你会发现,其实含笑品种更多的是植株高大的乔木,如峨眉含笑、乐昌含笑、香子含笑、深山含笑,等等,植株的高度均可长到20米以上。不过,林清玄笔下的这株洁白的花瓣铺满了一地的“百年含笑”,应该是深山含笑或者白花含笑,而非峨眉含笑,因为大部分含笑的花色是白的或者淡黄色的,峨眉含笑的花却是黄灿灿的。
                  除了花色比较特殊之外,峨眉含笑的花瓣也要比其他品种的含笑多。大部分品种的含笑花瓣都有9片,如香子含笑、白花含笑、深山含笑等;最少的只有6片花瓣,如乐昌含笑、黄花含笑等,而峨眉含笑的花瓣通常有12片。因此,峨眉含笑的花瓣形状,相对来说也就比较狭长。
                  含笑本就是一种优质的园林花卉树种,峨眉含笑高大优美的树冠、青翠茂密的枝叶、金黄鲜艳的花色和令人陶醉的芳香,使其观赏价值更胜一筹,成为城乡绿化的名贵树种。每当盛花时节,峨眉含笑催芳吐翠,绿叶黄花相映成趣,独特的景致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峨眉含笑的与众不同并不仅仅体现在花型、花色上,最让人对其刮目相看的,是其种质资源的稀缺。峨眉含笑为我国特有种,其分布范围狭窄,仅限于四川盆地边缘岷江上游的灌县、什邡,青衣江流域的荥经、雅安、峨眉、洪雅,大渡河下游的峨边、沐川,以及东南部的古蔺、南川和湖北西部利川等地海拔在700~1600米的森林之中,且呈零星散生。因此,要想见识到荣枝参天的峨眉含笑,必须得去巴蜀大地。
              珍稀美木价值高    峨眉含笑,别称威氏黄心树、峨眉白兰、黄木兰,属残遗树种,对于研究木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植物区系等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作为观赏性极高的名贵树种,这种珍稀美木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不仅在江浙、上海一带已广泛引用到城市绿化上,而且还在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过园林植物铜奖。
                  除了可供研究和观赏之外,峨眉含笑还有许多实实在在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值得人们去推广与开发。其木材纹理平直,结构细密,木质好,易加工,是制造车船、家具、板料、乐器、图版、雕刻等的上佳材料。峨眉含笑的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容易繁殖,是一种速生的常绿阔叶用材树种。其花、叶和种子都富含芳香油脂,花、叶可提取浸膏,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
                  峨眉含笑的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其树皮和花均可入药。据《本草纲目》等医书记载,峨眉含笑的性味辛、温,性平归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清热解毒,行气化浊,止咳止痛之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含笑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以及天然植物精华,既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又能松弛紧张的神经,具有安神解郁作用,有助于镇静身心,去除紧张、烦躁的情绪,恢复身心的平衡;还能凉血解毒,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陈代谢,从而振奋精神,激发活力,消除疲劳,护肤养颜。
                  正因峨眉含笑有这么多的经济价值,结果便成为滥伐对象,致使本就非常狭窄的分布区内的植株越来越少;加上峨眉含笑的自然结实率也不高,更新困难,极易被其他阔叶树种更替,因而陷入灭绝的危险境地,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品种。
              (1)阅读全文,请概括含笑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选取一种,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3)牡丹有雍容华贵的寓意,请你举出另外一种植物,并说说其包含的寓意。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心态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的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会和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成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大数据智能的研,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的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力,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和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 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和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你上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 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⑬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节选自《读者》有删减)(1)在潘云鹤的构想中,30年后的AI2.0将在哪些方面展示他的能力?
              (2)第④段中加点词“到那个时候” 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会AI控制人类吗?为什么?
            • 7.
              ①所谓转基因,是指把某种生物(比如植物甲)的基因中的一个或一组片段,转移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物(比如植物乙)的基因组合之中,由此创造出一个新的生物(比如植物丙)来。植物丙、可能与植物甲、也可能与植物乙外形相似,但三者的基因组都不相同。
                  ②简单地说,转基因就是在某种基因中引入外来基因。而太空种子所发生的基因变异,却完全是在某个种子的单体内部完成的,当种子处于微重力、弱地磁、高真空、超低温、高洁净、多变化的太空环境中,被来自四面八方的高能宇宙射线“轰击”时,其内部DNA上的基因,会发生断裂、扭曲、重组等各种变化。
                  ③那时,种子的基因们只要没有被完全摧毁,就会仅仅发生变异而不是消亡,当种子回到地面,种入土壤,并发芽出苗、成长壮大时,它所表现的各种特征,就都是受到变异后的基因所控制的了。但是,在接受射线轰击、发生变异,再回到地面种入土壤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种子的基因变化都是“自主完成”的,没有任何一点外来基因的干涉和参与, 就连跟这个种子挤在一起的其他同类种子的基因,也不可能跑过来跟它一下。
                  ④所以,太空种子只是在“变基因”,而不是在“转基因”。小麦依然是小麦,只不过变得产量更高,或者更抗倒伏;青椒依然是青椒,只不过变得个头更大,口感更佳。总之,永远不会“小麦吃出青椒味,青椒用来做面包”。
              (1)太空种子发生基因变异的条件有哪些?
              (2)第三段中,加着重号的“捣乱” 一词在选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3)“苹果与梨嫁接长出的苹果梨”是变基因水果还是转基因水果?请根据选文说明理由。
            • 8.
              玻璃之王    ①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等人用制造玻璃的方法,将高温金-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的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这种不透亮、看起来“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②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③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 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 ℃,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200 ℃以下;第二,液体状态的合金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容易被“冻结”成非晶体。这样,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合金后再来获得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④目前,金属玻璃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韧性、刚性、优良的磁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人们赞扬它是“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已被用于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因为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质,金属玻璃还被用于制造高压容器、火箭等重要部位的零部件。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
              (1)下列对文本内容、说明顺序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1段写金属玻璃的诞生史
              B.第2,3段写金属玻璃的形成原理与制造关键
              C.第4段金属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
              D.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2)选文第三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下列哪一种没有运用到 ______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3)下列关于金属玻璃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与普通玻璃相比,金属玻璃形成的关键是液态冷却时的速度要求更高。
              B.金属玻璃的最终原子排列方式,仍然是混乱无序的,与液态时相似。
              C.单一的金属无法被制作成金属玻璃,只有合金才可以
              D.液体状态下,合金的原子更难运动,冷却成金属玻璃时更难整齐排列
              (4)关于金属玻璃与普通玻璃的比较,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______
              A.金属玻璃与普通玻璃都是非晶体。
              B.金属玻璃与普通玻璃的铸造方法相同
              C.金属玻璃曾经因为不透亮被称为“愚蠢的合金”
              D.金属玻璃的应用范围更广,已经涉及录音材料、高压容器和火箭、航天等领域。
            • 9.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 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 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过来。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归来。
              (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3)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4)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①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5)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胡  蜂
              湘泓
              (原文待)
                  ①2013年秋天,野生胡蜂蜇人夺命事件在我国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频频发生,数百人被蜇伤,数十人不幸殒命。小小的胡蜂为何如此凶悍,竟频频向人发起攻击?
                  ②胡蜂属于胡蜂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尤其善于捕食昆虫,甚至还常常捕食蜜蜂,因此也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胡蜂虽然有时也从各种花卉中吸食花蜜,但它们并不酿蜜,而是只将一小部分花蜜直接喂给幼蜂。有的群居型胡蜂会将小型节肢动物带回蜂巢给幼蜂吃,但大多种类的胡蜂会将卵产在猎物体内,幼虫孵化后便可直接食用猎物。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③胡蜂虽然体型不大,但它尾部的尖刺却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肤,将其体内的淡黄色液体注入,里面潜藏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致命毒素便可能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 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科学家发现,胡蜂的攻击力是有区别的。头部有黑色斑点的胡蜂的攻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个体。一般情况下,斑点越多的胡蜂攻击性也越强。如果用空手道来打比方,脑袋上有黑斑的胡蜂就是黑带高手。面对“黑带”胡蜂,不仅人类要保持高度警惕,连它的同类也要礼让三分。
                  ④胡蜂袭人多在秋季。春季,胡蜂个体数量处于越冬后的恢复阶段,一般出现得比较少,所以也很少袭击人;夏季,胡蜂数量虽然比较多,而且群势强壮,但由于植被茂盛,树木枝繁叶茂,便于其在巢穴隐蔽,人类对其干扰和威胁也相对较小。此外,夏季密林中昆虫的数量非常多,胡蜂的食物充足,其护巢的戒备措施也较为松懈,所以它们袭击人的事件也很少;冬季,胡蜂处于越冬期,在北方会完全停止出勤活动,在外界很难发现胡蜂的踪迹,自然也不会攻击人。只有秋季,外界食物较为匮乏,各种小型昆虫种群数量下降,再加上我国北方秋季开始出现植被枯萎,树木落叶,使胡蜂的巢穴更为暴露,这也会让胡蜂进一步加强戒备,人畜稍微靠近蜂巢时,就有可能遭到攻击。
                  ⑤胡蜂是群居的社会性昆虫,有着较为严密的分工,负责御敌和护巢的是工蜂。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多则有。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攻击人的胡蜂会发出尖厉的声音,刺激其他工蜂的攻击性。胡蜂的蜂毒中就有报警激素,具有挥发性。杀死一只胡蜂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只垂死的胡蜂同样会散发一种信息素,向它的同伴发出遇到危险的报警信号,因此在几秒钟之内这个闯祸的人就会遭到胡蜂的围攻。
                  ⑥因此,预防胡蜂蜇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要远离蜂巢,避免打扰胡蜂的正常活动。首先,人们要考虑尽量减少胡蜂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村庄附近的分布,通过修剪树木及翻松土壤,减少胡蜂在树上、泥土中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要避免栽种果实多汁的植物,降低招引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吸引胡蜂。秋季野外活动时,人们最好不要涂抹香水等化妆品,以防胡蜂闻风而至,也尽量不要穿花枝招展的衣裙,携带的甜食及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来胡蜂。在胡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其次,要适度摘除胡蜂巢。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选择晚间胡蜂夜肓不能飞翔或下雨天不外出时,采用袋装法、火攻法、水攻法、烟攻法、药攻法、灭火器攻击法等卓有成效的实战方法可以消灭蜂巢。
                  ⑦胡蜂在没有感觉到威胁时,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当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人们不必理会。即使它们落在你的头上、肩上时,你只要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如果不慎遭到胡蜂攻击,被袭者一定要就近钻入灌木丛中潜伏,或面朝下俯卧,提起衣领罩住颈部,或慢慢地移动随身携带的帽子、头巾等遮挡颜面和头颈,屏息静气,纹丝不动。此时,即使狂怒的野蜂团团地围绕着你乱飞乱舞,也要保持镇定,耐心静候10~20分钟,待胡蜂散去后再伺机撤离。切忌扑打胡蜂,更不要拔腿狂奔,因为胡蜂对动态的物体极为敏感,而对静止的物体就较为忽视。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胡蜂哪几方面的知识?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①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②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工蜂,多则有。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
              (4)胡蜂袭人为什么多发生在秋季?请简要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