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子修改后表达的感情没有更强烈的一项是(  )

              A.原句: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非常惊喜的。 改句: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B.原句: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耀。 改句: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又怎能掩盖他们的光耀?
              C.原句:一个人,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改句:一个人,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挫折、打击。
              D.原句: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无知,宗教是不宽容,司法是没有公正。 改句: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没有公正。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阅读经典,体悟真情,那些从容流淌的文字中,却常常涌动着令我们感动的爱的激流:阿长辛苦买来的粗拙的《山海经》中含的浓浓的关爱;父亲蹒跚的背影中流淌着的舐犊之情;老王在生命尽头用微薄的回kuì所牵动的一个善良文人的愧zuó ……无不让我们心怀感动。我认为:只有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细小的爱与关怀,我们才能更好的品位生活!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含(   )     愧zuó(           )          回kuì(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的写法是“          ”。

              (3)“蹒跚”在文中的意思是                                                       。

              (4)把划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 3.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4.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她接着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我们至今还记得,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

              ④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开始走上讲台,那一天是讲作文课。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间,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⑤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是这些字,你的那些作文,字非常地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⑦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⑧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的道路。

              ⑨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⑩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1) 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对“语文老师”的情感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用二字词语概括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欣赏 ——— (       ) ——— (       ) ——— 敬佩

              (2) 读完全文,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 “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充满了哲理,请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结合语境,赏析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的妙处。 (5) 细读⑤、⑥自然段中老师对“我”作文的点评,想一想这给你的写作带来了哪些启示。请至少归纳两点。 (6) 读完此文,令人联想到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再塑生命的人》,请写出它的作者以及那位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名。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父   亲

              ①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的老父。

              ②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笑着。

              ③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叨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一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④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⑤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⑥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穿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撒下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⑧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⑨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⑩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竟用手轻轻地摸着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⑾我哽咽着说:“睡吧。”

              (1) 

              文中两次写“我”落泪,第一次落泪的原因是看了表哥的来信内容,这是                   眼泪,第二次落泪的原因是                           这是感动的眼泪。

              (2) 

              根据④——⑨段,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关心儿子、儿子也体贴父亲的事例各一例,归纳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父亲关心儿子:                           

              B.儿子关心父亲:                             

              (3) 

              下面这个句子细节描写生动感人,请加以赏析。

              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

              (4)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描写,它的表达作用是           。

              (5) 

              父亲用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替我抹去泪水后,我就简单地说了一句“睡吧”,其实此时的“我”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对父亲说,请你联系我当时的心情,想像“我”当时的语言并描写下来。

            • 6.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注:①铛臼:烹茶的工具②伏谒:拜见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② 无与为乐者 (      )

              相与步于中庭         (    )  ④僧伏谒恭 (      )

               (2)将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用“ /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三处)。 

              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




                 (4)【甲】文段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读完【乙】文段后,①请你揣摩一下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②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和“撼”字的表达效果。




                 (7)请结合诗歌的尾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 7.

                 小狗睡觉 

                                            ◆鲍尔吉•原野

              ①我每天跑步经过市场,亲切接见红塑料大盆里的黄褐色的螃蟹、待宰的公鸡、胡萝卜和大蒜,那天有一窝小狗吸引了我。

              ②小狗挤在柳条编的大扁筐里,它们把下巴放在兄弟姐妹们的脊背上,像鲜黄带黑斑的粘豆包黏在了一起,黑斑是豆馅挤到了皮外面。我不知道还有哪些生灵比这些小狗睡得更香,它们的黑鼻子和花鼻子以及没有皱纹的脸上写着温暖、香甜。

              ③小狗在市场上睡觉,自己不知道来这里要被卖掉。它们压根听不懂“卖”这个词。卖,是人类的发明,动物们从来没卖过东西。狗没有卖过猫,猫没卖过麻雀,麻雀没卖过驼背的甲壳虫。动物和昆虫也没卖过感情、眼泪和金融衍生品。小狗太困了,不知是什么让它们这么困。边上铁笼里的公鸡在刀下发出啼鸣,仿佛申诉打鸣的公鸡不应该被宰。而宰鸡的男人背剪公鸡双翅,横刀抹鸡脖子,放血,那一圈土地颜色深黑。笼子里的鸡慌慌张张地啄米,不知看没看到同类赴刑的一幕。

              ④小狗睡着,仿佛鼻子上有一个天堂。科学家说,哺乳类动物都要睡眠,那么感谢上帝让它们睡眠。睡吧,在睡眠中编织你们的梦境,哪管梦见自己变成拿刀抹那个男人脖子的公鸡。

              ⑤家里养了小猫后,我差不多一下子理解了所有小狗的表情。原来怕狗,如耗子那么大的狗都让我恐惧。后来知道,小狗在街上怔怔地看人,它们几乎认为所有人都是好人,这是从狗的眼神里发出的信号。狗的眼神纯真、信任,热切地盼望你与它打滚、追逐或互相咬鼻子。狗不知道主人因为它有病而把它抛到街头;狗不知道主人搂着它叫它儿子的时候连自己亲爹都不管;狗不知道                               ……人发明了“狗”这个词之后自己当人去了。

              ⑥人在教科书上说人是高级动物,为了佐证这一点,说人有思想、有情感、有爱心。人间的历史书包括国家史、丝绸史、医药史以及一切史,却见不到人编出一部人类残暴史和欺骗史。人管自己叫人已够恭维,管自己叫动物也没什么不可以,然而管自己叫高级动物有点说冒了,没有得到所有动物们的同意。如果仅仅以屠杀动物或吃动物就管自己叫高级动物,那么狼早就高级了。

              ⑦小狗在泥土那么黑的筐里睡觉,像彼此搭伴泅渡一条河,梦的河。狗像展览脸上幼稚的斑点,像证明筐有催眠的魔法。而它们的母亲,在一个未知的地方落寞地想它们,一群没有名字、无处寻找的儿女,用眼神询问每一个过路的人。        

              (1) 第①段中加点词“接见”一词能否换成“遇见”,为什么?(2分) (2) 说说第③段划横线句中两次特写铁笼里的公鸡有何用意?(2分) (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第⑤段横线上续写一个切合语境的句子:狗不知道                                          。(2分) (4) 用一句话概括第⑥段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并说说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及其同意的理由。(3分) (5) 读到文章结尾划横线的句子,真令人心疼。请你借助想象,融入情感,描写那些小狗和妈妈团聚时的画面。(50字以内)(3分) (6) 作者笔下的狗被描绘得如此纯净、可爱,但是在我们的文化中却留下了很多贬损狗的成语、俗语或者歇后语等,请你任意写出一个。(1分)
            • 8.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下列各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给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

               水皆碧(      )  急甚箭(    ) 横上蔽(     )  泠作响(     )

              (2)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风烟净(           )    一百里(           )

                  窥谷忘(           )    水皆缥碧(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描写富春江山水全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蓄地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山水小品文在写景状物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邹璐 

                  ① 我是个恋家的孩子,每个礼拜都要往家里挂电话,每次都是母亲接到,听着母亲那声温柔绵长的“喂”时,心里便升起一丝慰藉……

                 ② 母亲说天气冷了,吃酒的人多了,父亲在酒坊里就更忙了。我眼前便浮现了父亲戴着军帽,穿着解放鞋在坑边忙碌的景象。那顶已经拆了边的军帽是学校军训时发的,军训之后我就一直把它放在家里的旧柜里,父亲掏出他,掸掸灰说还有用就戴上了它。每次从酒坊虚掩的门里,都可以看见父亲戴着它干活的情景……

                 ③ 酒坊里有个大水槽,用来屯热水。当烟囱里冒出烟,四周弥漫着谷子清香时,邻里们都提着水桶,随着谷香寻着我家喊:“香啊,来提热水了,你们家真是酒香四溢,很远就可以嗅到。”父亲挂着憨实的笑,母亲则忙着给邻里勺免费的热水,有时我站在一旁想,多好的人家呀!小弟带着他的小伙伴从这人群、这谷酒香中跑过,夹着脚步声和笑声。
                 ④ 朋友来家里做客总称赞这屋子里满是酒香,定是存了陈年佳酿,母亲听着会赶忙到酒坊里勺上一钵,朋友则连声称谢地端起慢品。父亲在酒坊里盛酒,母亲在厨房里炒菜,菜香、酒香一齐扑鼻而来,客人拿起筷子夹两片回锅肉,抿一小口甜酒,滋吧滋吧的声音便荡漾开来。母亲的厨艺,向来为人称道,在外玩耍的小弟也会嗅着酒菜香跑进家来,直奔厨房,张口便嚷着要吃。母亲责备小弟太馋,小弟做个鬼脸又跑回他的天地去了。
                  ⑤ 家中虽有酒有菜,但还是清贫。酒是自家酿的,菜是自家种的,好似母亲那松散的发式,天然不加雕饰。清贫中有酒香长伴,未尝不觉清贫也是一笔财富,更何况有我和小弟这两个可爱的酒家儿女,父亲和母亲也不会觉得少了什么。

              ⑥ 这便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酒香人家”。
                 ⑦ 这便是我要生活一辈子的“酒香人家”。

              (1) 通读全文,请选用文中的短语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文题。 (2) 文中第 ② 段插叙军帽的来历有何作用? (3) 静心阅读第 ③ 段,说说文中加下划线的“好”具体指代哪些内容,并说说这些内容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美好品格? (4)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语句的妙处。 (5) 积累链接: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请写出一句含“酒”的诗句,并标明作者与诗题。
            • 10.

                                                                                                                                    【甲】                 
                                                                                                                             过邬三湖上书斋

                  [唐]刘长卿

              何事东南客,忘机一钓竿。酒香开瓮老,湖色对门寒。

              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见君能浪迹,予亦厌微官。

                                                                                                                                     【乙】
                                                                                                                                   梅花书屋①

                  [明]张岱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②,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③”,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①选自张岱《陶庵梦忆》。②幮(chú): 古代一种似橱形的帐子。③閟:同“闭”。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余筑四尺            (2)满三百余朵

              (3)倪迂“清閟”        (4)又以“云林秘阁”

              (2) 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前 四 壁 稍 高 对 面 砌 石 台 插 太 湖 石 数 峰。

              (3) 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4) 请写出【甲】诗中的韵脚。 (5) 请解释【甲】诗中“予亦厌微官”句中“予”的含义,并在【乙】文中找出与“予”意思相同的词语。 (6) 古人重视书斋坐落的自然环境,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甲】诗、【乙】文中选择了青山、钓竿、白鸟、梅花等景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张岱是小品名家,他善于运用修辞,灵笔点化,简练中见丰富、单纯中透雅致,营构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妙境。试以“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为例,赏析这句话的表达妙处。 (8) 读《梅花书屋》,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试从房屋环境和交友两方面,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刘禹锡的陋室与张岱的梅花书屋有何相似之处。 (9) 积累链接: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倾心吟咏的对象。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赞颂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