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三、四句表达的情感与下面哪一句相同?请说明理由。

                   诗句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句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 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人物是父亲,作者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 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父亲那时的心里活动,组织好语言,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父亲所说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怎样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_____________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 6.

              空地上的阳光

              汪美林

              ①那天下午的阳光,依然刺眼地晃在车窗外那块空地上。

              ②假期临近终点,回过头来看,一家人都在被日子一天天过着,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大半夜的还在走马灯式地处理襁褓中小妹妹的琐事。一切既像拧紧了的发条,又像一道道减法,就死死盯着爸爸那点工资。

              ③要离开家的那天中午,爸挤掉吃饭时间,急匆匆从工地上借了车赶回来送我。窗户投来刺眼的光亮,他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铁青色的眼袋重重的就像要坠落,尽管他用那双故作轻松的手不停地搓揉着。夹满灰尘的阳光滚落在他脖子上,那些晒伤成铜钱印般的疤黑沉沉地发着亮光。

              ④爸不爱说话,特别是人多的时候。近中午了,妈妈哄妹妹,爸一个人在角落里坐着,理了理衣角,拍拍上面的尘土。嘴巴蠕了蠕,习惯性地用撕裂的声音咳嗽了几下,一口痰就痛苦地挤了出来,银晃晃的布满了血丝。那嘴边残留的血痕,在干枯的嘴唇上格外红润。他若无其事地擦了嘴,麻利地用鞋吱溜干净地上的痰,匆忙起身扛起我的行李,快步消隐在干燥乏力的阳光里。

              ⑤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的风格外惨淡,生生割在我的脸上,却感觉不到刺痛。到高速公路口,恰巧路过镇医院,里面有群人出来了,静悄悄的,抬着白布架子往左拐,巷子尽头就是太平间了——当初外公也是这样出来的,身边围着好多人,他静静地躺在担架上,似乎所有的血都咳完了,终于亘古地平静了下来。

              ⑥我无法再想下去,撇过头看着车窗外苍茫的阳光,打破了车里压抑的安静。让他一定得找个医生看看,他沉默了一会儿,嘟哝了一句:“进医院咱们折腾不起。你看,你妹妹需要钱买奶粉,你需要钱读书,家里需要……”我突如其来,哭着吼了一句:“就你不需要吗?”接下来,更长的沉默尴尬地悬在车子里,窗外的景物在眼里越来越模糊,起了重影。到了县车站,我站在门口看管行李,望着他伸长着脖子,高高举着一张纸币,不断向排着长队的购票窗口张望。他的身子踉跄着在人流中晃来晃去,很快没进了人缝里。等他从人堆里钻出来的时候,老远便洒脱地冲我晃着车票。我接过票,有些哽咽不住地推着他让他回去,他却背着我胀鼓的行李又麻利地挤进了站口。

              ⑦上完行李,他退到了站牌那里站着,额前的汗水在阳光下亮晶晶的。我朝他挥手,示意他回去。他仍呆呆地站着,局促地微扬着嘴角,像一幅定了格的剪影。

              ⑧车启动了,他盯着窗玻璃里的我朝前猛追了几步,又无力地停了下来。车子出站了,我回望站牌底下,爸就像一颗被阳光拉长的金亮的米粒。

              (1) 选文第①段采用______描写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2) 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中“阳光”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第④段写父亲咳痰带血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夹满灰尘的阳光滚落在他脖子上,那些晒伤成铜钱印般的疤黑沉沉地发着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选文,分析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8.
              (二)古诗词阅读(5分)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
              (1) 这首诗句句扣住一个“望”字展开,赞美泰山________的气势和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2) 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谈谈你的理解。(3分) 
            • 9.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片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 10.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经结束了。
              B.“日暮掩柴扉”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晚上。
              C.“春草明年绿”说明诗人是在柴扉中想象这一片春草的绿色。
              D.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而是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