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廉洁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纪伯伦,印度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等。《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课文是其中的两首。

              B.《组歌(节选)》中的海浪和雨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形象,前者借海浪的形象,委婉地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后者借雨歌颂奉献者的无私精神。

              C.《组歌(节选)》中作者所展示的想象都不是胡思乱想、漫无边际的,而是紧紧扣住海浪与雨的自然特性来展开的。
              D.散文诗以散文的形式表现抒情诗的特点,是一种散文化了的诗,与一般的散文是有区别的。
            • 2.
              “蔡老师援助了我”指的是(  )
              A.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
              B.给“我”写了一封信
              C.批评了孩子们
              D.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给我写了一封劝慰信。
            • 3.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⑥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A.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 4.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 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 

              加横线句子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猫“畏罪潜逃”了

              ②“我”不喜欢这只猫
              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
              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2) 

              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4) 

              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5) 

              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6) 

              下列不是表现狼的阴险狡诈的句子是()



              (7)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8) 

              下列各句中描写狼贪婪的句子是( )



              (9) 

              下列加画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10) 

              下列加画线词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11) 

              解释有误的是



              (12) 

              解释有误的是



              (13) 

              解释有误的是



              (14) 

              解释有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5.

              会走路的花

              ①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当我意识到昭苏的云是一道风景时,我已经快要离开了。

              昭苏的云每时是不同的,常常让我应接不暇,让我的笔尖落在纸上,凌乱不堪。而昭苏的云有时也是凌乱的。凌乱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观感,说不定他们正在汇聚,向雨水即将落下的地方靠拢,给亟需雨水的干涸土地来一场透彻的漫灌,让需要的土地都湿润 ,让这片土地上的牧草都能喝到水,让麦子和油菜在该有雨时就会落雨。

              ③高原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分辨出哪一片云可以下雨,甚至下在什么地方都心知肚明,比天气预报都准确。他们抬头看看云,再看看天,用手一指,喏,山那边有雨,还不小呢。有一回我正巧路过落雨的地方,算是去验证,结果当然准确无比。这是在昭苏高原生活多年的经验积累吗?

              ④在昭苏高原,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

              ⑤有一年的雨水真是多。看见云就是雨。雨说下就下,有时滴下几滴就停了;有的时候下得没完没了,许多人就会喝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走在雨水中,就像是麦地里的麦子在风雨中被吹的样子。

              ⑥雨停了,云还在。

              ⑦乌鸦似乎和雨水相约而来。雨水多的年成,乌鸦也特别的多。我在昭苏生活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乌鸦在高原周围绕来绕去,到处都是乌鸦的影子和声音,在空旷的草原听着乌鸦啼鸣,丝毫没觉得疹人,草原实在 太安静了。不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乌鸦,那些在高原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军垦也见得不多。夏天的清晨或者晚饭后的黄昏在漫步时,就常听到他们在讨论乌鸦之多,带着许多地方口音的老人,走在高原的路上,云跟在他们身后,默默看着把青春和子孙奉献给高原垦区的他们。云跟在他们身后,不断地看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去也无能为力。

              ⑧乌鸦并不是一直都在空中,更多时候都停在树上,树是老军垦们初来高原的五六十年代栽下的。五六十年过去了,树上停歇的乌鸦和落下的叶于一样多吧。乌鸦也并不是一直歇在树上,天气正热的正午,他们会成群地落在草地上,喝草地喷灌、滴管洒到地上的水,也会踱步,黑压压的一片落在草地上,绿色就成了点缀,这时候再抬头看天上的云,黑白相映。乌鸦们在草地上不会待得太久,就会一齐飞走,几乎和云层相碰。

              ⑨乌鸦飞走了,云还在。

              ⑩云一直都在。

              ⑪云在许多人的手机和视线里。我的手机里、电脑里就存着近千张昭苏的云。上班路上,散步路上,去连队的路上,看到云漫不经心地在天上飘啊飘,就拿出手机随便拍几张,随手发到微信朋友圈,引起的赞和评论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看来,这是我生活中的云,再普遍不过了,完全无须大惊小怪。当越来越多的人评论说从来没看到这么干净清澈的云时,我才慢慢意识到,生活在这里我是幸福的。不用为空气担忧,也无须担心喝的水,吃的菜蔬和粮食。

              ⑫当工业文明发展到许多人随手可以用智能手机记录下每时每刻云的不同姿态,也让许多人想看一片没有杂质的云而不得,许多人从出生就未见过蓝天,更未见过诗句中的白云万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真的只成了一句歌词。

              ⑬当我每天面对着不同的云,苦闷于无法描述时,有一天在一家哈萨克人的切面店里买鲜面,店主五岁的女儿正拉着她妈妈的衣角说:“妈妈,快看,会走路的花。”她的手指的正是天上在移动的云群。我知道,这一刻,她是天生的诗人。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②段画线句反映了“我"面对不同的云无法描述的情形,文章结尾呼应了这句话。
              B.第⑩段“云一直都在”独立成段,与第⑥⑨段一样,只在行文中起过渡作用。
              C.第⑪段朋友圈的反应与“我”的“随便”“随手”形成反差,突出昭苏的云干净清澈的美。
              D.文章第⑫段作者由昭苏的云引发出对环境状况的担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