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钟霄的第九年
              王璐琪
                ①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17岁的时候,他已经26岁了。
                ②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9年了。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③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那天老师来的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昨天的值日生是谁?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④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不肯将就别的。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⑤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七层高的居民楼里,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肆意地在残破的墙上涂鸦。一栋即将被拆除的旧楼,被我们装点的犹如“卢浮宫”,格外美丽。
                ⑥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月亮,谈论着明天的梦想。在我们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一定要带着一个速写本,把我们的形态画在纸上。只有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才会插上一两句话。
                ⑦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忽然有一位同学喊到,“钟霄,外面有人找你。”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看见钟霄出来,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他才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
                ⑧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面无表情地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庙里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后来,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我同情地看着他。
                ⑨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而这一年,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那张单薄的纸,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在对他自己说。
                ⑩“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我问他。他为难地笑笑:“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任性考了那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等攒够了钱,我再考。”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⑪高考后,画室被拆除了,我们的“卢浮宫”倒塌了。
              ⑫再去看他时,他气色好了很多,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他邀请我去画室看一看。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卢浮宫”,尤其是天台。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既像从前那个执著的青年,又像一个全新的人。“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请我讲课,也值了……”他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不远处有学生喊他,他去学生那里指导了。
              ⑬我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速写画,走近一看,我笑了,又是他的恶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可是当我看完速写画和画旁边的彩绘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那是六、七个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一手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向我们。速写画旁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
              (原文有删改)(1)请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事 件 “我”的心情
              钟霄被老师肯定 A ______
              钟霄放弃高考 B ______
              钟霄请我参观画室 震惊
              (2)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⑦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3)文章第④段写到:“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钟霄当时的心理活动。(要求:至少使用一 个成语,60字左右)
              (4)文章第⑬段写到,“我”看完钟霄画的内容时,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笑不出来的原因。
              (5)文霄写的是-段钟霄的人生经历,作者却以“我”的口吻来写,请问“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2.
              阅读《范进中举》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1)《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 ______ 小说《 ______ 》,作者是 ______ 。
              (2)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胡屠户是怎样的一个人?
              (4)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中举后却热情有加,从这一前后巨大的反差,你能看到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5)《范进中举》没有一句贬词,但对人性的虚伪丑恶却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极高的讽刺艺术,请结合所选文段细节加以赏析。
            • 3.
              两只棉手套    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
                  松鼠妈妈要生小娃娃了,可是她还没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
                   松鼠爸爸很着急,他在树枝上蹦来蹦去,想找一个暖和的树洞。
                  找呀找呀,他找到了一个很大很圆的树洞。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粗嗓门:“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大黑熊。他赶忙走开了。
                   找呀找呀,他又找到了一个很小很圆的树洞。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尖嗓门:“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小刺猬。他赶忙走开了。
                  风越刮越大了,还夹带着雪花。
                   松鼠妈妈蜷缩着身子,抱着圆鼓鼓的肚子,蹲在树枝上,愁得直想哭。松鼠爸爸叹了一口气,跳下大树,又为松鼠妈妈寻找生娃娃的地方去了。
                   他走在雪地上,这里看看,那里找找,连个草窝都找不到。他的脚都冻麻了,也不在意。他只想快点给松鼠妈妈找个窝,好平平安安地生下小娃娃呀!
                   走着走着,他忽然踩着一个软绵绵的东西,他摇摇大尾巴,把覆盖在上面的雪扫一扫。啊,露出了一只棉手套!他知道,这一定是哪个小朋友不小心丢在这里的。他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让松鼠妈妈钻进去。不久,她就生下了五只小松鼠。
                  五只小松鼠一生下来就淘气极了,这里钻钻,那里拱拱。最后,五只小松鼠钻进了棉手套的五个指头,正好每只住一间小房子。小松鼠们呼呼地睡大觉了。松鼠妈妈睡在娃娃们的身边,守护着他们。
              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暖和暖和,可是里面太挤了,他只好又出来,卧在手套外面,用自己蓬松的大尾巴盖在自己的身上取暖。
                  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五只小松鼠依偎着妈妈还喊冷。松鼠爸爸就用自己的大尾巴堵在棉子套的口上,为他们挡风雪。他迎着风雪卧在棉手套的外面,他冻得发僵了,也不肯离开一步。
                   忽然,松鼠爸爸听见远处传来“吱嘎吱嘎”的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见两只踏雪鞋停在面前。他仰起头一看,见一个男孩子站在了眼前,他一只手戴着棉手套,另一只手光着。松鼠爸爸一看就明白了,就是这个男孩子丢了他的棉手套。真的,他是来取回他的棉手套的。
                  他蹲下身来,刚要伸手去拿,松鼠爸爸说:“谢谢你的棉手套。”
                   男孩子却说:“我该谢谢你呀, ______ 。”
              “不”松鼠爸爸说,“我该谢谢你。你看,我的五只小松鼠和他们的妈妈,正躲在你的棉手套里哪!要不,他们真会冻死的。”
              “你怎么不进去呢?”小男孩问。
              “里面太挤了,我在外面给他们挡风雪。”松鼠爸爸很自豪地说。
                   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地走了。
                   松鼠妈妈和她的五只小松鼠,探出头来想谢谢他,只见他已踩着厚厚的大雪,“吱嘎吱嘎”地走远了。松鼠爸爸说:“好好保存这两只棉手套,明年春天天暖了,我们一定要送还给他。”
                   五只小松鼠望着男孩远去的背影一齐喊着:“我们长大了,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
              --选自金波的《影子人》(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童话的内容。
              (2)细节描写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下面句子中,“毫不犹豫”显现了小男孩的 ______ 的品质,而“不声不响”则突出了他 ______ 的品质。
              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他 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 不声不响地走了。
              (3)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都是描写自然环境的。请任选一个,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
              ②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
              我选    ______ 。作用: ______ 。
              (4)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应对松鼠爸爸的感谢呢?请把要说的话补充在下面横线上。
              男孩子却说:我该谢谢你呀, ______ 。”
              (5)这则童话想象奇特。请从文中摘抄你认为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句子,并简要赏析。
              最有想象力的句子是: ______ 。
              这个句子好在 ______ 。
            • 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塾师老汪    ①老汪顾秀,留个分头,身着长衫,很有气派。老汪在开封府上学多年,也算是有学问了。但老汪口讷,紧张了还有些结巴。老汪在私塾教书,每一家干的时间都不长。
                  ②浮沉七八年后,老汪终于在范家镇落下了脚。镇上大户范子敬建书塾给小儿开蒙,慕汪先生之名,请他主持,学堂就设在大院西屋。
                  ③老汪引笔奋力,书“洪桃书屋”四个大字作匾,魏碑凝重,笔力沉着,东家赞赏不已。
                  ④东家心善,欢迎邻家孩子随读,不 ______ 报答,这样便吸引十里八乡的莘莘学子。老汪严谨治学,认真传 ______ ,诲人不倦。但“之乎者也”毕竟不易,常常有学生死活搞不清。朽木不可雕也,圣人的训诫几次都到了嘴边,他还是忍住了。小孩子家,伤不得。天长地久,欲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宏图大愿便打折扣了。更有甚者,是顽童与他倒着使劲。戒尺教训,他不忍,罚跪思过,他更不忍,故常自叹连当个平庸俗师都不成。如此进退失据,给他平添了无奈之苦恼。
                  ⑤有天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都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应该高兴。而老汪发挥道,这个“远方”不仅是路途之远近,更应是心口之距离。近在比邻却相隔天涯,高兴个啥呀。就如你们,学而不勤,尽管都近在我眼皮底下,朋侣乎?说得学生都低头不语。老汪戚然含泪。
                  ⑥每逢十五,老汪都放假半日。中午时分,他迈开大步,一往无前。时而顺着大路,时而行于阡陌,时而爬坡上山。夏天一身水,冬天一头汗,精疲力尽才回。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有狂走怪僻,但经年累月地锲而不舍,也就另作猜测了。
                  ⑦谷雨前几天,老范从前村收租子回来,老汪披着褂子正要出门。老范想起今天是月半,便趋步相问:“先生,这年复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⑧老汪道:“东家,一言难尽啊。”说完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⑨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先生吃饭,借酒酣微醺,又说到这事。此时老汪已半醉,趴在桌子上哀哀而哭:“天地君亲师,我敬天敬地,忠君尊师,都有交待了。只是父母养育无以为报,没法疏解啊。”
                  ⑩老范一向尊重塾师,老汪这么一开腔,知道他定有难言之苦,便有意疏导他,说:“先生,愿闻其详。”
                  (11)“我娘生我难产就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但我们娘俩都苦命啊。父亲育我终生未续,他病重时我从开封往家赶,途中遇到曾大帅与太平军打仗误了时辰,没赶上给他送终,我苦啊!那天也是花开月圆的十五。所以每逢这天我心结难解,走走散散,就能好许多。”
                  (12)老范听到老汪倒苦水,心里一阵悲凉,对老师益发敬重,便劝了句:“正午时分,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鬼怪。”
                  (13)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我也不怕。他要找我,我就跟他到爹娘那边去了。”
                  (14)老汪的老婆叫银花,不识字,跟着老汪张罗学堂杂事。她收作业发本子,送茶扫地擦黑板,手脚勤快。
                  (15)老汪嘴笨,银花却嘴快,但她开口尽是些街谈巷语,嘴像刮风似的。人劝老汪:“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但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16)老汪一声叹息:“话说正经,偶尔有个偏差,值得我劝。倘若语不入道,何劝之有?”
                  (17)银花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占便宜,老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得饶一头蒜;买人二尺布,缠着要一绺线。夏秋两季,总到地里捡荒,碰到谁家还迟收的庄稼,也顺手捋上一把。从学堂出门离东家的地亩近,所以他家的损失也多。
                  (18)一次东家来到后院看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我们另请良师吧。”
                  (19)“为啥?”
                  (20)“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21)“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22)“其实,这也不是不为老汪。”
                  (23)“那又为啥?”
                  (24)“为他婆娘,爱顺庄稼。”
                  (25)“娘们儿家。”老范挥挥手,:“顺就顺吧,我范家五十顷地,这点算个啥?”顿了顿又说,“先生德才兼备,是个贤者。老季啊,我们要敬着他!”
                  (26)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学生家长--传给了先生。老汪一听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东家就是……世间真情啊!”
              (1)第④段前后两个括号内应该填入的词是 ______
              A.授  受   B.受   授
              (2)第④段说老汪“进退失据”
              ①这“进”是指 ______
              ②这“退”是指 ______
              (3)老汪悲欣多感,文章有三处加以表现
              ①请仔细阅读,完成表


              老汪
              缘由 表现
              为学生顽皮而感到无奈苦恼
              哀哀而哭
              为东家的理解和欣慰而感动
              ②在老汪的情感展现过程中,我们逐渐领会到文章的主旨表达,文章主旨是:要表现 ______ 。
              (4)以下各项中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第⑥段画线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罗列了老汪狂走的方式
              B.老汪的老婆银花毛病很多,总是拖老汪的后腿。
              C.根据自身阅历,老汪对“有朋子远方来”有自己的见解。
              D.老范与管家的对话显示他是个宽厚大度善解人人意的人。
              (5)东家对老汪的评价是“德才兼备”,其“德”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骈枝的苦恼
              余显斌
                  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有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六根手指哎?”
                  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那时,他才九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让医生做手术,因为怕痛。
                  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经常的,他爱把左手插在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的,他一个人呆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
                  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的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笑完道:“我们师生都在这儿傻乐着,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
                  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一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她又笑了,咯咯咯的,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
                  她指着那笔字,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
                  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他悄悄伸出手,拿着个指甲剪,准备修剪指甲。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
                  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道:“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威,他走了后门儿,照顾你的。”
                  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渐渐的,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上,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踢球时,一脚踢在她的腿上,脚顿时隐隐生疼,忙向她道歉,问踢痛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痛,自己绝对不会痛的。
              “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她悄悄告诉他,自己这只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痛。不过,她又轻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洁净的微笑。
              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
                  他想,和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是一双好腿,根本没安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痛很痛的,甚至流了泪。
                  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那一刻,他热泪盈眶,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第10期)
              (1)文中四次写到女孩的笑,分别是读了错字傻傻笑、 ______ 、看到六指真诚笑、 ______ 。
              (2)女孩为什么要谎称自己装了假肢?
              (3)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 6.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凡老先生的秘密          凡老先生有个秘密。
                    他独自一人住在偏僻的森林旁边,一生最钟爱的就是他居住的这幢房子。可是现在凡老先生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到儿女们居住的城里治疗。对于这幢老房子,凡老先生的孩子们提议卖掉,但凡老先生一万个舍不得。
                     几个孩子带看小手电,来到了凡老先生的屋前,当他们发现窗户远高过他们的个头时,开始动脑筋想主意了。“卓林,爬上去!看看里面的老头儿到底在干什么。”叫肖图的男孩说道。
                     卓林似乎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顺着旁边的一根粗水管爬到窗户上,他朝里面望去,桌上摆放着许多医疗器具,有镊子、纱布、消毒水……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传来:“这里不是有大门吗?不用这么费劲去爬窗户“快撤!”肖图一声惊呼,拽着胡忽快速消失在黑夜里。爬上窗户的卓林却手一滑,跌落下来。“唉,你这孩子,太不小心了!进屋上点药吧!“
                     凡老先生动作娴熟地帮卓林抹上药:“好像以前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搬来的吧?为什么要来这里?“卓林鼓起勇气小声地说:“我家是一个月前搬来的,就租住在街尾的那间房子。肖图和胡忽说,如果晚上我和他们一块来这儿,就给我三份面包。我爸爸今天过生日,我和两个弟弟没钱买蛋糕……”
                     凡老先生怔怔地看着他,转身拿出一个蛋糕礼盒递给卓林:“拿回去和家人分享吧。你们住的是肖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都准备要拆掉了,住在里面一定很难受吧?
              “不难受,爸爸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凡老先生称赞他有个好爸爸,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你愿意帮我一个忙吗?从明天开始,你放学后就来我这儿,我想教你一些简单的医术。”卓林愉快地同意了。
              “丁零零!”门铃响了。卓林知道凡老先生有客人来了,便起身告辞。但走到门外,他什么人也没有看见,身后的凡老先生却不知和谁打起了招呼:“您今天,气色不错,再换一次药就没事了。”
                     李林低下头,仔细一看,门前站着一只小松鼠,前上肢还打着一个绷带:“麻烦凡老先生了!“
                    卓林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放学后便去跟凡老先生学习医术。在凡老先生的指导下,他学会给受伤的狼抹药,为中弹的鸽子做手术……
                     几天后,凡老先生的儿女们开着车来接他了。“我的孩子,你已经知道了我的秘密!应该也知道我想让你干什么!”凡老先生从兜里勾出一串钥匙放在卓林手里,“现在你是这幢房子的主人了,请你好好爱惜它,还有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现在,凡老先生的秘密成了卓林一家人的秘密。
              (1)从文中看,凡老先生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呢?
              (2)当卓林失手从窗户上跌落下来后,凡老先生是怎样对待卓林的呢?
              (3)“卓林似乎明白了什么。”请发挥合理的想象,分析卓林此对的内心想法。
              (4)凡老先生离开时,对卓林提出了怎样的期望?
              (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凡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 7.
              阅读《赠品》,完成下列各题。
              赠品
              刘美含
                   ①他去面馆吃面的时间,总是比别的同学晚二十分钟。
                  ②面馆开在学校附近,夫妻店,很小的店面,很简单的清水煮面。面有两种,一种卧一个荷包蛋,五毛钱;一种仅仅是清水煮面,三毛钱。
                  ③他只要三毛钱的。
                  ④父母都是农民。三毛钱的清水煮面对他来说,已够奢侈。
                  ⑤晚去二十分钟,面馆里就不会再有他的同学。他坐下,要一碗三毛钱的清水煮面,慢慢吃。如此几次,再去,他便发现面里面卧着一个蛋。他对男人说,我只要清水煮面。男人说,蛋是赠品。他说谢谢,坐下来,静静地把蛋吃掉。他很清楚三毛钱与五毛钱的清水煮面的区别,很清楚所谓的赠品不过是老板的谎言,可是他从来不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需要一个荷包蛋,更需要男人的怜悯。
                  ⑥他在镇上读了三年初中。几乎每天中午,他都会得到男人送他的一个荷包蛋。
                   ⑦后来他去县城,去省城,读高中,读大学,开公司,去更大的城市发展,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他常常想起那个荷包蛋,想起那个面馆,想起男人和女人,想起三年的初中时光。 也曾动了回去看看的念头,可是最终,他还是没有回去。生活里有太多比感恩更重要的事情,何况他认为时间过去那么久,面馆肯定早已不在。
                  ⑧终于,春天的时候,他,回到小镇。他没有别的奢求,只想找回那碗清水煮面的味道。
                  ⑨很意外,面馆还在,男人和女人还在。他走进去,他们却不再认识他。他们已经很老,面的味道却没有变。那天他一个人要了两碗面,加蛋,花掉十块钱。这世上总有些廉价的快乐,两碗加蛋的清水煮面就是。
                   ⑩男人将面端给他,又送他一碟咸菜。这是赠品,很下饭。男人笑着对他说。
              ⑪他静静地吃着面,听男人与女人聊天。房东决定收回房子,然后将面馆变成一栋楼房,所以,一个月以后,小饭馆将不得不关闭──楼房租金太高,仅凭他们这点微薄的收入,已经不能留在这里继续将面馆经营下去。
              ⑫吃完面,付钱,他静静离开。他没有说起多年以前的那个荷包蛋,他觉得有些事,应该永远封存。不管是愧疚、感恩,还是帮助。
              ⑬他在小镇上住了半个多月,每一天,都会去面馆吃一碗加蛋的清水煮面。小镇已无亲人,然而每次走在街头,他都能寻到一种踏实的感觉。他知道,这是因为多年以前的那个荷包蛋,以及一碗最简单却是最纯真的清水煮面。
              ⑭离开小镇那天,照例,他去面馆,点一碗加蛋的清水煮面,男人也照例送他一碟咸菜。他吃完面,将钱压在碗底,静静离开。小镇从此与他永别,或许,人生也从此与他永别。他将回到他的城市,住进医院,打败病魔,或者被病魔打败。一个月以前他被检查出绝症,那一刻,他毫无缘由地想起了那碗清水煮面。
              ⑮空碗下面,压着十块钱,一封信,还有一个房产证。房产证上写着他的名字,他却将房子送给了男人。他在信里说,不管男人相不相信,过去的这么多年,那碗加蛋的清水煮面给了他太多。现在,他买下这栋开着面馆的房子,面馆将永远不会关闭。
              ⑯这是那碗水煮面的赠品。信末,他这样说。
              (1)“赠品”是贯穿本文的线索。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赠品 赠送对象 赠送原因
              咸菜 体贴顾客
              房子
              (2)阅读第⑦段,说说划线句子中“他还是没有回去”的原因。
              (3)本文构思精巧,值得细细品读。当你读到第⑧段中“他万念俱灰”一句时,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请从后文中找到答案,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疑问: ______
              答案: ______
              好处: ______
              (4)开面馆的男人见到这封信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象,描绘出他的心理及表现。100字以上。
            • 8.
              小说《红岩》阅读考查
              (1)右图是由《红岩》改编成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的一张剧照,这张剧照表现的是哪个故事情节?请简述该情节的相关内容。
              (2)“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A--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①选段中的“A”是______(人名),她是由于______的出卖被捕入狱,并经受了“竹签钉进十指”的毒刑。
              ②江姐遭受酷刑时表现出______的性格特点。
              (3)“这个少女已经不再是咿咿呀呀的乳雏,她已成长为一只练羽的海燕,只待一声春雷,就要冲向暴风雨!”说的是《红岩》中的谁?______
              A.成瑶      
              B.孙明霞    
              C.李青竹     
              D.监狱之花。
            • 9.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下雪那天    ①就在年初下雪的那几天,我早上乘公共汽车上班。如果你碰巧也乘它上下班,那就无须我解释什么了。况且又是雪天,真是挤啊!我努力挤到窗边,把书包从人缝中大力一拽,才发现背带已断,只好夹着包。车厢内愈来愈挤,后面的人挤得我紧贴着座位,上身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一手扶着车窗上的扶手。车在雪地上缓缓而动,有人在后门已开始唇枪舌战。附近人群中有人在叹气,也有人在小声埋怨。
                  ②我也暗暗发慌--可能要迟到。我向车窗外望去,看到站没有,可车窗上都是人们呼出的呵气。雾蒙蒙的一片,我使劲向后靠了靠,想腾出手来抹一下窗子。但马上后面乘客一阵反攻,让我有些支撑不住了,就要破口大骂出来。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车窗上有一处已被擦亮,一根手指在上面灵巧地划动。一间小茅屋跃然窗上,然后又添上栅栏。
                  ③我扭脸看过去,见身旁一位中年妇女被挤得同我一样姿势。她两只手都紧紧握着车窗上面的扶手,右手却支出一根手指在窗上画着。这时有人在她身后挤了一下,想来很不舒服,她皱了一下眉,手指也一歪,把一根栅栏弯到一边去了。那手指又动了动,顺势把它点缀成一棵小草,再又一抹,一轮红日又现之于屋上。我看她那紧紧支撑身体的胳膊突然和我一样很是痛苦,又见她那脸上那平和的神色和看着那简朴的小画,满意的微笑的表情,心里真是羡慕。她也许是教师或者在机关工作或是售货员,一个普通女工。不论她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她都会是十分出色的,因为她是一个坚强且快乐的人。能在困苦的环境下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
                  ④车拐了一个弯,一缕阳光从车窗上的太阳中射进来,一束金色的光真是耀眼。我从那太阳里看到了前方的路,车到站了,我下了车。整了整七歪八扭的衣服,看着那小草小屋、木栅及太阳缓缓地走了,我呼出一口气,眼见一阵水气在脸前消逝,精神为之一爽,夹紧书包迈步向路口走去。
              (1)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2)第②段有两处描写“我”恶劣的心情,请从文中用挑出来。           
              (3)从下面备选答案中选项答题(每个人物两项)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①本文对“我”主要做了什么描写?
              ②本文对那位妇女主要做了什么描写?
              (4)作者在第③段用5个字评价了这位妇女,这5个字是: ______ 。
              (5)第④段写“我”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变化,是因为“我”从那位妇女的表现中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哪句话概括了这个真理?请从文中找出写下来。
            • 10.
              阅读下面一篇德国作家库森别格尔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轻蔑的一瞥
                  电话铃响了,警察局长拿起听筒--“喂!”
                  “我是克尔齐警长。刚才有一位过路人轻蔑地瞧我。”
                  “或许你弄错了吧,”警察局长要他考虑一下,“几乎每个碰上警察的人都感到心虚,不敢正视。这看起来就像是轻蔑。”
                  “不,”警长说,“不是这么回事。他轻蔑地打量我,从制服、帽一直到皮靴。”
                  “你为什么没有把他抓起来?”
                  “当时我愣住了。在我想到这是侮辱的时候,那人已经不见了。”
                  “你还认得出他来吗?”
                  “肯定,他蓄的是红胡子。”
                  “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相当难受。”
                  “坚持一下,我叫人来换班。”
                  警察局长打开了话筒。他派出一辆救护车到克尔齐那个区去,同时命令把所有蓄红胡子的公民抓起来。配备有无线电话器的巡警队接到命令的时候,正在值勤。两个人正在试验哪一辆车跑得快,另外两个人在酒馆里庆贺店主的生日,三个人帮着一个同事搬家,其余的人在街上买东西。但一听到事情的经过,他们就急忙驱车直奔市中心区。他们封锁了一条又一条街道,逐户搜查。他们跑进商店、饭馆、住宅,凡找到一个红胡子,就把他拖走。到处交通停顿。警报的鸣叫声使居民惊惶不安,谣言风传:这次搜捕的目标是一个大杀人犯。围捕刚开始了几小时,虏获可观:五十八个红胡子给带到警察总局来了。克尔齐警长,由两名护理人员搀扶着,在这批嫌疑犯面前省视而过,但他却没有指认出作案人。警察局长归因于克尔齐的健康状况,命令审讯拘留犯。他说:“就算他们在这件案子里清白无辜,他们肯定也犯过别的错误,审讯总是会有收获的。”
                  对,审讯诚然会有收获,特别是在这个城市里,但不要以为受审的人受到了虐待;还不至于到如此粗暴的地步,所采用的方法是比较微妙的。长期以来,秘密警察不声不响地讯问了每个公民的亲属和仇人,从而建立了一套卡片,从这里面可以查到他特别憎恶什么:风钻的嘎嘎声,刺目的强光,石碳酸气味,北欧民歌,剥皮老鼠的样子,狗叫,等等。如果运用得彻底,这些办法大多可以奏效:它能从受审者嘴巴里逼出供词来,有真有假,视情况而定,而警察总是高兴的;这五十八个人现在所面临的就是这类办法。要搜捕的那个人早已回到了他的寓所;警察按他的门铃的时候,他没有听见,因为他正往浴盆里放水。洗澡水准备好了之后,他倒是听见门铃声了,但那是邮递员送来一份电报。消息是可喜的,有人给他在国外准备了一个好职位,--不过,条件是:他得立即启程。
                  “好,”这人说,“好,现在要做两件事:胡子要剃掉,因为我讨厌它了,要弄到一份护照,因为我没有。”
                  他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重又穿好衣服。为了庆贺这个大喜日子,他选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领带系上。他打电话询问几点钟能指望搭上一架飞机。他离开寓所,跨过几条恢复了宁静的街道,走进一间理发店。这件事办完后,他到警察总局去,因为他知道只有在那里才能在很短时间内领到一份护照。说到这里,得补充一点:这个人事实上是轻蔑地瞧过那个警察的,原因是克尔齐的样子极像他的表兄艾贡。对这个不中用而且欠着他钱的表兄,这人感到轻蔑,这种感情在他见到克尔齐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倾注于目光中了。所以,克尔齐的观察是正确的,他的报告是无可指摘的。事有凑巧,这人走进警察局的时候,又碰上那位使他想起他表兄艾贡的警察了。但这一次,为了不得罪对方,他把目光迅速移开了。而且,那可怜的人显然健康状况不佳,两个护理人员正陪着他走向一辆救护车。申请护照的事并不如这人想像的那么简单。他身边带有一些证明文件,也出示了电报,这都无济于事,他申请出国的计划,匆促得没有分寸,吓坏了经管护照的警官。
                  “一份护照是一份重要文件,”他解释说,“办这么一份证明文件是需要时间的。”
                  这人点点头。
                  “按规章制度可能是这样。但每种规章制度都有例外。”
                  “这种情况我决定不了,”警官说。
                 “只有警察局长才能决定。”
                 “那就交给他决定。”
                  警官把文件找到一块儿来,站起身来。
                  “您跟我来,”他说。
                  “我们抄近路--穿过办公室。”
                  他们穿过三四个房间,那里面坐的尽是蓄红胡子的人。
                  “真滑稽,”这人想。
                  “我原先不知道他们有这么多人。我现在不归他们那一伙了。”
                  像一些独裁者一样,警察局长也爱摆出社交场上老手的样子。他听取了报告就把那警官打发走了,然后请客人就座。但客人要勉强装出笑脸却不容易,因为这位警察局长的模样长得像他同样厌恶的堂弟阿突尔。但是,掌管微笑机能的肌肉却尽忠职守--这可是关系到护照的大事啊。
                  “小官儿们胆小,”警察局长说,“他们避免作任何决定。不在话下,您马上而且就在这儿可以领到护照。您到伊士坦布尔上任,是我们城市的荣誉。我祝贺您。”
                  他在护照上盖了个印,签上了名。他大大方方地把护照递给客人,好像那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什么小本儿。
                  “您系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领带,”他说。
                  “一幅市区图,是吗?”
                  “不错,”这人回答说,“是伊士坦布尔的市区图。”
                  “妙极了的主意。好吧,”警察局长站起身来,把手伸向那人,“我祝您一路平安。”
                  他把客人送到门口,向他亲切地挥手致意,然后走进审讯拘留犯的房间里。为了缩短自己受折磨的时间,那些可怜人已经承认一些违法行为,但就没有承认指控的那一条罪行。
                  “继续审讯!”警察局长命令道,然后去吃午饭。他回来时,见那里摆着一份报告。一个理发师报告:他上午按照一个顾客的意愿,给他剃掉了蓄着的红胡子。这人本身他描写不出,但他记得衣着上的一个显眼之处:一条印有市区图的领带。
                  “我这匹蠢驴!”警察局长叫了一声。他一步跳两级,奔下楼梯。院子里,他的车停着备用。
                  “到飞机场!”他朝着司机喊道,顺势一靠,坐在后排位子上。 司机施展出全身本事。他辗死了两只狗、两只鸽子和一只猫,擦坏了一辆电车,轧坏了一辆装着废纸的手推车,吓坏了成千上百的过路人。在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在外边老远的地方,只见飞往伊士坦布尔的飞机从跑道上分秒不差地起飞了。
              (1)据小说的情节。以“警察局长”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① ______
              发展 为前来办护照的真正的“罪犯”办理护照,并送他出去。
              高潮 ② ______
              (2)综合上下文,警察作威作福,荒唐霸道主要在哪些方面?
              (3)请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的作用?
              (4)小说以“轻蔑的一瞥”为题,有什么好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