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时光如手指滑过琴键,触手可及,却又稍纵即逝。昨夜还是元宵节xuàn丽的烟花,转眼,我们毕业生就踏上了初中最后一段的征程。政治组那位胖胖的老师,最近常爱哼一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对自己说,要珍惜和老师同学们并肩前行的最后时光-----开学初测试的销烟才刚刚散去,理化体育实验又接踵而来。拥挤的操场,我和小伙伴们在全力奔跑;前方的路上,梦想的花朵正次第盛开。我要用汗水,去书写青春的璀càn诗篇;我要以我的努力,感动未来,就像高山以瀑布感动远方的大海。 

              (1)给加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uàn丽(  )      接而来(      )    璀càn(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的写法是“          ”。

              (3)“次第”在文中的意思是                                      

              (4)把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 2.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和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②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③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⑥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   (晏殊《破阵子》)

              ⑦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

              ⑧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2)根据提示默写出古诗文句子。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用典故表达征人既思念亲人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也有一句直接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听雨,是怎样美好的情境。不在城市的高楼,楼台昂起高傲的头颅,距离地面太远,只能听到雨打塑钢窗和雨搭的啪嗒声,这声音里,裹挟了太多工业化的气息;听雨,当在篷窗竹屋下,春雨xī沥,夏雨喧泄,秋雨沙沙,冬雨如凝,乡野,茅舍,每一季雨声里,都有一位素人在窗前记录着,青灯黄卷,红袖添香里,都少不了雨声的浸润。

                 开轩,面前是一方姹紫嫣红的园子,花开得汪洋恣肆,在雨声里,花重,叶绿,草虫喑哑,油洗的园子,因为这叮咚的雨声,打破了一片安谧。

              ①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ī(   )沥   裹(   )   哑(   )

              ②文中第一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③“恣肆”的意思是________

              ④将文中画线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青灯黄卷,红袖添香里,都少不了雨声的浸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①《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________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被逼上梁山的“逼”字在________(填人物名)身上体现最明显。

              ②《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希望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5)某校团委开展以“亮我青春色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①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校团委准备设计一张海报。请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海报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②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校团委准备于12月1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活动相关事宜。请你提前两天拟写一则简短的书面通知。

              (6)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校团委准备举行“亮我青春色彩”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强同学演讲稿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A]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衅。[B]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C]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①A句中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请在B句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③C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给出修改意见:

            • 3.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cuì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⑴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     )轻怕重       纯cuì(     )

              ⑵结合语境解释“麻木不仁”的意思:                                    

              ⑶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换一种方式来说话。

              用陈述句来说:                                                             

              用反问句来说:                                                             

            • 4.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这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将反问句改写成否定式的陈述句) 

              ②我们要有来自母亲爱的力量。我们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用合适的关联词语组合一句话)

              ③解放军叔叔把孩子从破碎的瓦砾中救了出来。(将“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   

            • 5.

              回忆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第下列各题,任选两题)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回忆课文,说说这句话加下划线词语表达的妙处。

              (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纪念白求恩》)这句话的加下划线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3)《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这种想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选第________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第________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一]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

                 ①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只是,到了后来,有的人在频频撞了南墙以后,才觉得有受骗上当之感。“‘故事’变‘事故’”,乃此之谓也。

                 ②有个读小学的孩子,尽管平日说话做事显得很机灵,可学习并不用功,于是,学习成绩不免受到影响,有一次竟还考了不及格。对此,孩子的家长不以为然,依然很自信,自信孩子智商高,以后一定会赶上去的。因为放任自流,缺乏与学校沟通,缺乏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和正确引导,孩子成绩每况愈下便成了必然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的自信,源于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智商高”?后经了解,原来,他听信了爱因斯坦孩提时的“故事”。

                 ③殊不知,这个传说中的故事,该是以讹传讹的产物。真实的情况是: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异,而不是后来认为的劣等生。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故事——小时候学习不好,长大后同样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是令很多家长“失望”的是,爱因斯坦12岁就开始自学微积分了。

                 ④也难怪,有识之士直言不讳:“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精致包装,很多重要事实都不会告诉你——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父母是IBM董事,是他们为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由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是啊,当人们听完许多关键细节被故意忽略后的不厚道的“故事”后,有可能会出现“事故”——因为人们听信之,“以为从此以后自己走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即使偶遇失败,也是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⑤一个人的成功,是基础条件、机遇希望、家庭背景、天赋经历等诸多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成功人士要重新复制自我都不可能,遑论后人一定能复制成功。真正能够复制成功的,便是自我彻悟、自我把握、自我努力。

                 ⑥英国剑桥大学对从本校毕业的曾获诺贝尔奖的专家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并非天才,中学时代学习勤奋努力,顺利考上剑桥;大学时代大多也是埋头学业,成绩优异;工作后,有的潜心科研,有的将科研与商业结合,但基本仍是兢兢业业,钻研不止,最终走向辉煌,名利双收。而美国一本知名杂志对各界成功人士的调研同样表明:在天赋、智慧、机遇、能力、勤奋、斗志、毅力等十几个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奋。

                 ⑦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故事”,不要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只须在乎自己的判断,在乎勤奋、毅力等大道理”——“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选自《幸福悦读))2011年第10期)

              (1)作者在本文中反对_____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所提到的“故事”和“事故”分别指什么?

              (3)文章列举了三位成功人士的真实情况,作用是什么?列举两项调查研究的作用又是什么?

              (4)请举一个因为“勤奋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事实论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大道理”——“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二]艺人

                 ①腊月,无雪,天气冷得石头都呲牙。早上拱腰缩肩地开了小店的门,点起小炭炉,红红的火在炉肚子里欢快地弄腾。风硬硬的,敲在窗上的手指如一截枯柴。冷,穿皮刺骨的冷中,却透给人一种安宁。围着火炉静静地看书,心如止水。

                 ②开着一家小话吧,生意冷清。初开时,在网上告诉朋友,自己找了事。朋友说,开话吧是一件善事。我喊,是要挣钱的。其实骨子里就不是一个生意人,哪能挣得那份辛苦钱。已经开着两家店的小姑子对我评价是,没有让钱追着跑的动力。笑。

                 ③风是个爱打听事的老女人,隔一会儿就把门推开。闪进来看一眼,又忙忙地拐走了。我赌气,把门从里锁上。我在读海子的诗。海子说:平原上有三个瞎子/要出远门/红色的手鼓在半夜/突然敲响……我听到鼓声在我的耳边,咚咚响起,清晰悦耳。抬头,一个卖艺的老人站在我上了锁的门外。老人的右肩上斜挎着一根分不清色的鼓带,胸前一面朱红的鼓,烈烈的一团火。老人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拔弄着,那些声音在寒风中跳着,舞着,红红火火。老人一定站在风中敲了很久,可老人没有喊我开门,连玻璃窗都没有敲一下。

                 ④虽然听不懂老人侉里侉气的唱词,可我知道这个小曲是送给我的。心暖暖的,给点小钱,并把老人请进来,让他烤烤火。老人不肯坐,站在炉边。卑歉地说烤烤就好。老人伸手烤火,我看到那双手黑黑的,皴裂的口子还在渗着血水。我忙把眼睛移开,我怕我的目光让老人难为情。可是老人已经把手缩到后面。腰鼓被时间被风雨磨擦得又光又亮,我小店里的东西都趴在他的鼓上摇晃。他冻成紫茄子的脸,也印在鼓身上,有点丑。

                 ⑤为了不让老人拘束,我主动和老人拉话。我盯着他的腰鼓,在我有限的知识里,想着信阳腰鼓湖南花鼓。便问,河南人?不答,又问,湖南人?他哈哈地笑着说,山东人。我记得山东大鼓。可那是又扁又圆的物件。

                 ⑥毕竟是久跑江湖的人,笑过后,话儿就多起来。老人说,他一年四季都在外面跑,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唱到哪儿就在那儿挣点钱,生活在那个地方。大城市小乡村都跑,新疆西藏跑过,江西浙江跑过,山西陕西跑过,最南边的广东深圳也跑过。我注意到老人用“跑”来形容他的路程,而不是用“去”这么一个轻飘飘的字。跑是个有活力的,精神劲很足的字,就像老人的笑容。老人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着骄傲的口气,一个人走南闯北丰富的阅历是他向听众夸耀的资本。最后老人特别强调说,他是有手艺的人,凭手艺走南闯北。凭手艺吃饭挣钱。我知道他想告诉我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过活,他有手艺。

                 ⑦鼓声渐远,我看着眼前一段白墙,似乎刚才没有一个笑声朗朗的老人来过。羡慕起来,羡慕老人自由地来来去去。只用一面鼓,便把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都带在路上。羡慕老人不受生活的束缚,在行走中寻找快乐,再把快乐带给每一个人。而我是一个忘记行走的人,我徘徊在过去的记忆里,走走停停。

                 ⑧年三十的早上,我踩着凳子在风中贴对联。纸脆,一不小心就扯一条小口子。我慌着用胶带纸贴好。一段悠扬的三弦被风送过来,抬头我看到上次那个卖艺的老人,换了一把三弦站在邻居的店前,娴熟地运用揉、按、滑、颤的指法,边弹边唱。真是个有心人,在今天唱曲儿,肯定能得到比平时多几倍的钱。到了我的店门口,老人说,闺女,过年了,送你段三弦听吧。完了,我打个免费电话。我说,好呀。老人很慷慨,他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大段大段地弹唱,他大概要把所有的吉祥祝福都送给我这个萍水相逢的人。

                 ⑨电话是打给他的老妻的,他说,年三十晚上回不去了,没买上票,也贵。他坐初一早上的车回。车上人少不挤,还能睡觉。大概是老妻哭了,老人安慰说,车站晚上给吃热呼呼的饺子。

                 ⑩我说,明天回?老人说,嗯!我说,一路顺风。

                 ⑪老人乐哈哈地说,顺,顺,顺,六六大顺。

                 ⑫一位让人敬重的老人,年近六旬,没有利用老弱乞求别人的同情心,而是用爱心带给陌生人温暖,快乐,祝福。

              (6)文章叙述了哪两件事情表现老艺人?请用简洁语言概括。

              (7)第①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8)文章主要是刻画老艺人的,而②、③段却叙述“我”的情况,有何用意?

              (9)说说你对第⑦段画线语句的理解。

              鼓声渐远,我看着眼前一段白墙,似乎刚才没有一个笑声朗朗的老人来过。

              (10)艺人,要遵循艺德。说说本文老艺人具有怎样的艺德?

              [三]《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耕(   )

              卑鄙(   )

              庶竭驽钝(   )

              斟酌益(   )

              其咎(   )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填空

                 选文中写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陈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诸葛亮认为蜀国北伐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用课文原句回答)

              (14)选文中诸葛亮提及“职分”“不效”等,体现了什么意识?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种意识的认识?

            • 7.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 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 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 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1) 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
              (2) 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
              (3) “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
              (4) 积累链接:本文题目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的“云中”,指的是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而苏轼名篇《                   》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指的是古代地名云中郡。
            • 8.
              16、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今日上午10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习近平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纪念章围绕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而设计。由抗日战士浮雕、延安宝塔山、黄河、橄榄枝、光芒5大元素构成。

                  材料三:8月28日,日本外务省称潘基文出席中国纪念抗战胜利活动是一项草率的决定,要求他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同日,潘基文回应,当前全世界都在纪念=战结束70周年,他此前也曾参加过多次相关纪念活动。吸取历史教训创造光明未来,是他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应有之义。潘基文认为,应该从历史中正确地吸取教训,此外,“有人认为联合国应该完全中立,我并不这么看,联合国应该有所表态”“当我看到极端错误的事情,我会提出批评,要求改正。在那种情况下,我不可能保持完全中立。这是我职务要求之所在”。

                  材料四:韩国总统朴槿惠说,今年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朝鲜半岛光复和分裂70周年,是一个有深刻象征意义的年份。现在仍处于各种矛盾和对立的东北亚地区需要建立和平与合作的秩序,为此,区域内国家需要共同携手努力,以正确的历史认识为基础,发展面向崭新未来的关系。只有以此为前提,过去历史留下的创伤才能得到治愈与平复。

              材料五: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从习近平的讲话中,我们听到了关键的两个字: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显示了中国扣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自信,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维护世界和平。

              (1)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新闻的主要内容。

                                                                              

              (2) 请从材料二的纪念章五大元素中选择其中一个元素,说说其寓意。

                                                                                 

              (3) 综合分析材料三、四、五,写出三则的共同观点。

                                                                               

            • 9.
              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 4 月 15 日电  气象部门监测显示,15日白天,西北、华北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天气,其中北京在傍晚前后出现沙尘暴。据北京市气象台统计,这是 2002 年 3 月 20 日之后,北京时隔13年再次出现沙尘暴。

              北京市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焕安介绍,受冷空气东移影响,来自内蒙古地区的沙尘于15日午后进入北京地区,京城首先出现浮沉;18时左右,随着冷空气过境,风力逐渐加大,北京出现扬沙。虽然15日午后至傍晚,北京部分地区出现雷阵雨,但降雨持续时间较短,量级较弱,且雨量分布不均,产生的降尘作用并不明显。

              本次沙尘天气的直接起因是新一轮冷空气过境带来的强风,其中北京出现6级至7级偏北风,阵风高达9级。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桂海林介绍,“气压梯度大是风力偏强的根本原因。北方地区春秋季节冷暖空气对峙明显,在冷空气来临前,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导致气旋和冷高压之间的气压梯度大,很容易出现大风天气。”

              材料二:《守护》

              材料三:

              年份                             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70年代

              5次

              8次

              80年代

              7次

              10次

              90年代

              8次

              13次

              00年至今

              10次

              16次

              (1)为材料一新闻拟一则标题。

              (2)描述材料二画面的内容,并说明寓意。

              (3)根据材料三,说明目前沙尘暴肆虐的现状并为此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光明,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qǐ首。我知道,你的本生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迸射出光明。

              (1)给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ǐ首( )       射(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划横线的句子使用                        修辞手法,表达了屈原对光明的追求。

              (4)将“迸射出光明”一句改成反问句。

              (5)“迸射”的意思是             

              (6)指出下面短语的结构类型:景仰你                炸裂的怒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