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综合性学习

              (1)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

              ①  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材料】 

              (2)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①【材料】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

              答: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② 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

            • 2.

              A.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连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月7日电,《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终于落幕,上海复旦附中16岁高中女生武亦姝冠军武亦姝连创三关,不负众望,夺得冠军。武亦姝凭借在节目中的吸晴表现,获得了“满足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荣誉。随着该节目的热播,社会上掀起一波品读诗词的热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以多种诗词竞赛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热爱诗词者的目光。雅俗共赏的题目设置使受众更为广泛,而王立群等专家的精彩点评,透过诗句挖掘出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引发更多观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关注。

              材料二:最近,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这是一档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嘉宾运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可以说,该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的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

              (1)为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探究两档节目走红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班上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2)、在“讲保卫国土故事”活动环节中,你将向同学们介绍    (人名),有关这位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3)、我国人杰地灵,风流人物辈出,你最崇拜谁?写出该风流人物姓名及其写的诗文名句(完整的连续两小句)。

              风流人物:      诗文名句:                           

              (4)、轮到“讲名人故事”小组发言时,该小组还没有准备好,导致活动冷场,针对此情况,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

                                                                                            

            • 4.

              综合性学习。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学校团委开展了“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下面是此次活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1)【走近汉字】汉字是集形、音、义于一体的文字。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比较明显。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任选一个,用楷体规范书写这个字,并根据图画推测它的意思。

              选择:___________书写这个字:推测它的意思:___________

              (2)【遇见对联】“析字联”是指对联中采用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的对联。传说清代名士纪晓岚一次出游,见清泉汩汩,小溪潺潺,风景甚是怡人,便驻足欣赏。又见一位老樵夫在溪边休息,恰逢其小女送饭而来。如此情景令纪晓岚心头一动,随口吟出一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最妙。”没想到老樵夫听了也应声对出一联:“山石   ① 下古木   ②  ,此木为   ③  。”纪晓岚听罢,与老樵夫相视而乐。

              请根据对联与汉字的知识,将老樵夫对出的一联补充完整。


              (3)【文人墨客】小方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活动。请你分别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并说说自己对这个故事或者成语的理解。

            • 5.

              综合性学习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七年级(1)班开展“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活动。

              ⑴         古代文人墨客面对黄河都有万丈豪情,留下了许多描写黄河的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⑵         假如你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想做一个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你该怎样设计广告?

            • 6.

              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三条信息。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品对联】(2)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

              【言心声】(3)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 7.

              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阅读内容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请你就如何改变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提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题。

                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我国毕昇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最早的工商业印刷是北宋时期(公元960年——1127年)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物。印刷术从中国传到西方后,使西方广告进入了新的阶段。

              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刷了许多宣传宗教内容的印刷广告,张贴在伦敦街头,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北宋刘家针铺印刷广告晚三四百年。

              1622年英国尼古拉斯·布朗和托马斯·珂切尔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每周新闻》在伦敦出版。在这一年中,有一则书籍广告。1650年在有关“国会的几则诉讼程序”一栏里,登出某家12匹马被盗的寻马悬赏启事。以后,在1710年阿迪逊和斯提尔又在《观察家》杂志中刊登了有关推销茶叶、咖啡、巧克力、书刊、房产、成药拍卖物品以及转让物品的广告。到1830年,美国已有1200种报纸,其中65种是日报。许多报纸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广告。从1830年—1850年间是便士报时代,因为每份售价一便士,价格低廉,销路增加,对广告的效力,也相应提高。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公司。

              【话广告】

              (1)阅读这则材料后,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品广告】

              (2)下面这条广告收到了很好的公益效果。说说它具有怎样的妙处?

              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们的眼泪吧!

              【写广告】

              (3)请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拟写一则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0字以内)

            • 9.

                 “百里柳江”是让咱们柳州人最为自豪的一道风景,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计划启动柳东新区滨江大道的建设。继环江滨水大道之后,“百里柳江”将再添一景。

                  据规划,柳东新区滨江大道(官塘片)工程,道路南起于现新柳大道(原柳东大道),沿柳江河岸向北延伸至进港大道,路线全长7783.25m,计划投资71584.22万元。柳东新区滨江大道项目是规划“百里柳江”沿江景观项目之一。

                  项目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工业城市柳州山清水秀的形象,也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居住和休闲环境,并为我市建设历史名城和旅游名城创造条件。同时,这个项目也是柳东新区滨江东片区南北向的一条重要通道,将提高整个滨江东片区路网的可达性,有效地促进整个片区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块的出让与开发,盘活周边有效资源,拉大超大城市的框架,并快速形成“经济走廊”。

              (1) 为更好地建设“百里柳江”,市环保局决定就柳东新区滨江大道的环境保护话题开展一次问卷调查,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问卷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问题(拟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进一步扩大“百里柳江”的知名度,市旅游局想邀请柳州籍著名歌唱家韦唯老师来做形象代言,假设由你邀请他前来,你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兴柳中学开展“为百里柳江唱赞歌”活动,小明同学想拟一条宣传语参赛,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百里柳江美如画,

            • 10.

              今年9月份,泸州市对全市开展“整脏治乱,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进行了明察暗访。

              下面是对其中5个区县的问卷调查情况(每区县500人参与问卷调查),请你阅读统计表格,回答下面问题。



              (1)从上面的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2)请你为“整脏治乱,创建文明县城”活动拟写一条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