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根据下面的信息,写一段关于“干粉式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的说明文字。

              要求:1.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遗漏;2.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3.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4.字数在150-200字之间。

              种类

              适用范围

              步骤

              注意事项

               

               

               

              干粉式灭火器

               

               

               

              使用方便,有效期长,一般家用都是这一类型。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颠倒瓶体,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左手握喷管、右手提着压把,对准燃烧区直至火扑灭

              1. 灭火时,需距离火区2米以上。

              2. 无管干粉灭火器,左手端着瓶底,右手抓住压把。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不要惊慌。

              4. 大火无法扑灭时,要逃离现场,并拨打119。

            • 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滴墨渍落在一副画上,此画是画家绘制很久才完成的,却不小心被这滴墨渍给毁了,徒弟正想把它撕掉。师傅看到了,对徒弟说:你自己想想,这墨渍是不是可以成为画的某个部分?徒弟重新坐到画前,观察沉思,然后提笔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很快,墨渍变成了一只与整幅画完全融合的飞鸟……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 4.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④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马云在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反复说的一句话是“我在做,你在看”。马云一直在做,最终,做出了“阿里巴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节日是人们用来庆祝、纪念或祭祀的日子。过节的时候,有的人呼朋唤友,欢聚一堂;有的人回馈亲友,感恩师长;也有的人追溯过往,展望未来……而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例如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家庭的节日,一本书出版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作家的节日,一个品牌上市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创业者的节日……

              你是否曾有过一些难忘的节日?你又是怎样看待生命中那些令人有所领悟有所成长的日子的?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按要求完成作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2)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6.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庐山云雾茶”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⑴运用列数字、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

                    ⑵不超过150字。

              ①庐山种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这里已有茶树种植。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僧侣云集。他们攀危崖,越飞泉,竞采野茶;在白云深处,劈崖填峪,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东晋时庐山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据载,当时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讲授佛学,在山中发展种茶。

              ②庐山云雾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③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经久耐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

              ④具有促进血钠排除,防止蛀牙,抗氧化及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功能等功效。

              ⑤置于阴凉干燥处。

              ⑥庐山云雾茶的采摘,是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前后开始。尤其是清明之前所采的“明前茶”最为珍贵。

              ⑦取3~5克茶放于杯中,冲入沸水,浸泡2~3分钟后即可饮用。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乌鸦喝不到水的时候,它想到主动往瓶子里投放石子,当水位升高的时候,乌鸦终于喝到了水。蒲松龄没有灵感继续写书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大家的力量,于是靠着“摆摊听故事”的做法,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自己的《聊斋志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成功之路会遇到这样数不清的阻碍,灵活思考,寻求并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 8.

              刘心武在《错过》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生活中的错过属于常态,但有的错过还有机会相遇,有的错过却永不再来;我们可以错过很多很多无关紧要的景色,但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的美好。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 9.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郑愁予《雨说》 
                生活需要笑声,逆境厄运时更需要勇敢地笑。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或感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十多年前有一部科幻电影《回到未来》,电影中关于人类未来生活的一些想象在今天已经实现,如可穿戴技术(谷歌眼镜、苹果手表等)、视频通话、指纹解锁等。但还是有部分预测情节与今天的实际不同。例如影片中出现的飞车、空中高速公路至今仍未出现。然而,这恰好说明“没有人的未来是已经被决定好的”。实际上,能决定我们未来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0/40

            进入组卷